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裸奔的隐私

裸奔的隐私


马特


【全文】
  

  这个冬天有点冷。哥本哈根,全球变暖话音未落,转眼间寒潮来袭,令人措手不及。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德国柏林,严冬中上演惊人一幕。1月10日下午,一群近乎赤裸的男女突然现身于机场航站楼。所为何来?这可不是冬季健身,也不是行为艺术,而是德国“海盗党”(一个致力于保护个人隐私的团体)抗议政府引进更为严格的机场身体扫描设备。他们几乎一丝不挂,有人在自己裸露的皮肤上写着:“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他们还在微博(Twitter)上留言:“你们无需对我们进行安检了,因为我们已经赤身裸体。”


  

  由头缘起于2009年12月25号的航班惊魂事件,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美国底特律的航班险遭恐怖袭击后,美国要求强化航班的安全检查措施,推广人体扫描设备。1月7日,欧盟各成员国官员以及航空安全专家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就是否在欧盟成员国机场使用人体扫描仪进行讨论。人体扫描安检政策于是乎成为欧美各国近来最为热烈的公共话题。与传统的安检措施不同,以往只是扫描行李,对乘客则网开一面,只是遥感检测金属或其他敏感物质,而今人体要像行李一样被扫描透视一遍,方可登机。支持者认为,如果采取这项技术,12月25日藏在嫌犯内衣里的爆炸物完全可以被查出,全身扫描技术可以提升机场的安检水平。反对者认为,全身扫描无异于裸体搜身,会暴露旅客的身体轮廓,侵犯个人隐私,且形成的照片图像可能泄露在互联网上。


  

  首先,人体扫描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范围内反隐私权运动中的一个侧面。这股潮流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911”事件。美国“911”事件后,举国风声鹤唳,公共权力以“反恐”之名急剧膨胀。2001年小布什总统签署饱受争议的《爱国者法案》(USA Patriot Act),授予司法部使用窃听器和其他监视技术追踪可疑恐怖分子的权力,可以秘密搜查民宅、窃听人们电话交谈、监测民众使用互联网,开启了以“反恐”之名侵夺公民隐私的先河。许多抗议者认为,“911”之后的美国已经由宪政国家堕落为一个警察国家。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纽约州的负责人塞尔吉曾批评:“面对一个越来越庞大,而且是处于无序状态的监视网,美国人应该受一次当头棒喝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美国人在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的同时,付出的却是失去隐私的代价。”机场安检措施只是这个潮流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我们不禁要问,以何种名义能够牺牲隐私?各国的政治家们提供了各种冠冕堂皇的说辞,诸如“反恐”、“爱国”、“公共利益”等,但在这些宏大话语之下,个体的权利非但没有受到保障,而是一点一滴的慢慢流失。这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化的思维方式,抽象的集体利益高于具体的人体利益,为此牺牲是值得的,是正当的。果真如此吗?利益的衡量,只能在具体的权利和权利之间进行判断。一个抽象的名义,只是一个符号,它的内容往往是由权力者予以解释和填充的,如果它拥有凌驾于各种具体权利之上的特权,则很容易在现实中演变成“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力策略。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事例,以所谓“公共利益”之名行“野蛮拆迁”之实,牺牲的是个体产权,留下的是“唐福珍”们的斑斑血泪。生命、自由、隐私都是基本人权,是各个文明社会所珍惜的普世价值。各类恐怖分子往往借“圣战”之名牺牲个体生命,我们则以“反恐”之名牺牲个人隐私,试问,两者区别何在?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关于这一点,好莱坞的艺术家比政治家更敏锐,早在2006年电影《星战前传3》中就讽喻了当时美国盛行的“反恐”思潮,当银河共和国宣布平叛圣战时,也就是银河共和国被篡夺为银河帝国之时,整个银河议会内爆发出了响亮的掌声。而阿纳金的善良妻子、帕德美女王痛苦地说道:“自由就是如此死亡的,在雷鸣般的掌声之中。”正如不能用恐怖手段反对恐怖分子,不能用野蛮手段对付野蛮人一样,我们不能为了“反恐”而剥夺自己社会成员的自由,不能为了“公共安全”而把社会打造成一个安全的牢笼。最大的恐惧不是来自于我们的敌人,而是恐惧本身。“反恐”也好,“维稳”也罢,最有效的武器不在于现代科学技术而在于对法治和人权的尊重。文明战胜野蛮,正义战胜邪恶,但必须警惕不要被自己的对立面牵引和同化,美国关塔那摩监狱即为文明退化的例证。老总统卡特曾道:“太多年来,我们情愿接受对手有问题且错误百出的原则及作法,有时为他们的价值观而舍弃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以火攻火,却从未想过用水比较易于灭火。”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