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境协调职能
在环境保护领域,协调工作尤为重要,而且这个协调是多方位的,包括利益协调、区域协调、政策协调、行业协调、行动协调等。在农村的环境法律保护中,政府的环境协调职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协调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矛盾。环境问题是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追逐各种利益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个主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自然会产生矛盾,最突出的矛盾即表现为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只能依赖于政府的协调,因为由于工农业经济组织与农民地位的不平等,很难达成公平满意的博弈结果。二是协调政府环保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治理环境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为避免在环境治理中的冲突、内耗,政府应发挥协调作用,减少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管理摩擦阻力。如对于污染源的控制就必须由地方政府牵头,政府领导人挂帅,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4]三是协调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活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协调环境纠纷。环境纠纷分为两类:一是民事纠纷,即环境污染制造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纠纷。有专业能力的环境职能部门有权依法处理此种纠纷;二是行政纠纷,即环境管理行政部门与受处罚的污染制造者之间的纠纷。同级地方政府有权受理环境行政纠纷中被制裁主体提出的行政复议。此外,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可能跨越数个村镇,甚至跨越县、市、省界,这种跨区域的环境纠纷只有政府这个强有力的协调机构才能有效解决。
(五)环境公共服务职能
现代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只有服务最多的政府,才是公众最信赖的政府,才是公信力最高的政府。政府对农村提供环境公共服务的内容很广泛,具体包括:一是提供环境保护财政资金;二是组织环境治理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农村的技术指导与推广;三是进行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环保各利益主体的环境意识;四是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基本的生活环境需求;五是进行农村环境监测,及时、准确地发布农村环境信息,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六是引导农村工农业经济组织进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七是组织社会公众环境保护参与,培育农村民间环保NGO;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公共需求在不断增长,政府也需与时俱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环境公共服务。
三、我国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缺陷
(一)政府环境制度供给不足
政府的首要服务职能就是为人们制定一套良好的制度。但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政府的环境制度供给明显不足,导致农村环境问题不断突显。
1.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先行”。这是一条带根本性的成功经验。虽然我国环境立法的数量可观,但仍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法律“空白”。一是一些重要的农村生态环境领域法律缺失,如禽畜养殖污染、化肥污染、土壤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无公害产品管理、农业植物基因资源及新品种的保护等涉及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等方面的立法;二是传统环境立法在如何加强村镇建设的环境规划与管理、严格控制城市环境污染、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等方面较少涉及。三是我国没有一部专门的、系统的、完善的农村
环境保护法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依据。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主要的关注点是农业环境的保护,主要是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实施,未把农村、农民、农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关注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现有法律的有效性不足。法律或自相矛盾,或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一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散见于《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水法》、《
土地管理法》、《
草原法》、《
水土保持法》、《
森林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中,内容分散,缺乏相互间的协调。二是我国的
环境保护法体系大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然涉及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较多,但规定的比较原则,可操作性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保护和管理涉及农村环境的各类社会关系。三是现行环境立法重政府环境权力轻政府环境义务、重政府环境管理轻政府环境服务、重政府环境主导轻公众环境参与、重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轻对政府的问责。[5]四是目前有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大多是政策性文件或部门规章,立法位阶较低,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执法的法律依据,许多实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行为的人或单位因此不能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也就无法有效地遏制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保护农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