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支持村民自治组织为采取维权行动而合理进行的筹集资金的活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当务之急在于资金的筹集,政府应当采取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推进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一方面,在“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指导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受益者的资金向环境受损者的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环境公平的实现;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保障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
第四,针对村民自治组织自治职能的异化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与此同时,完善对民自治组织的监督、制约程序。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使农民对自治组织的环境管理行为形成有效监督。改善有利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服务和指导。因为乡镇政府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政府, 乡镇政府的行政行为与村民、村民委员有着密切联系。对村民的意愿和村干部的情况了解最多, 最清楚, 他们能及时发现村民自治中的异化苗头, 如果及早采取措施, 积极引导, 就能防止村民自治中各种异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第五,通过环境教育和环境信息的传播,培养村委会成员的环境意识,加强村委会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组织村委会对本村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熟悉并掌握本村环境状况,寻找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村委会的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制度,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到对村委会成员的工作考核中去。同时,对村委会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不作为进行追究。
总之,环境保护的基础学科是生态学( Ecology) ,其语源的Oikos 本为“家”的意思。地球是一个大家,环境管理为家庭管理的延伸,而家庭管理为人性管理的延伸。[7]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紧密联系整合农村内部力量,是推进农村环境建设最有效的机制选择。人类环境保护是“全球性思考,草根性行动”,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对千家万户农村居民教育化、组织化的过程,促进整个农村环保意识的形成,是解决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师小丽,女,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08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1] 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制度透析与路径选择[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2] 李挚萍.社会转型中农民环境权益的保护——以广东农村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2007(4).
[3] 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权力[J].湘潭大学学报,2007(3).
[4] 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中的法律地位[J].求索,2007(12).
[5] 张继鹏,胡继连.浅议村委会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2009 (6).
[6] 乌东峰.论农村社区机制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学术论坛,2005(1).
[7] 王国平.环境保护与中国农村社区机制的选择[J].求索,2004(4).
[8] 阳相翼.农民环境权益的法律保障[J].法制时空,2007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