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水污染管理体制和调控机制的模式选择

  
  五、结语
  
  总体上看,我国关于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和调控机制的法律规定及实践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改进。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武汉的水污染管理体制和调控机制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或者加强:创新水资源监管体制,实现科层结构与网络结构有效结合,即保留和发挥 “科层结构”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流域内相关行政区的横向交流和合作以及相互间的监督,因为水污染管理体制的设置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三方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弱化;[31]创新水资源调控机制,实现调控机制的体系化,即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水污染生态补偿制度、排污费制度等经济刺激制度,“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可见如果已有公众参与立法得不到实施,那也只是一纸空文,其对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作用也无法实现,因此,还要重视公众参与立法实施机制的构建,通过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程序、制度、体制以及公众参与能力建设等五个主要方面的构建和完善,形成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公众参与立法实施提供保障的公众参与立法实施机制,鼓励公众参与,从而形成完整的调控机制。
【作者简介】
王国飞,胡甜,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
【注释】 “公地的悲剧”是生物学家G·哈丁(Garrett Hardin)于1968年提出的。其内容为:一片对所有牧民都开放的公共草场,在公地内在逻辑的作用下,最终会导致“悲剧”的产生,其悲剧性在于:每个理性牧民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不断地在公共草场上增加放牧,每增加一个放牧单位,牧者就会获得由此带来的所有好处,但同时,无限制地增加放牧单位也会带来草场破坏等外部负效应。后来,被推广到其他的公共资源领域。 
  



【参考文献】[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0).环境工作通讯[J],2001,(7).
[2]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
[3]幸红.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机制探讨——以珠江流域为视角[J].法学杂志,2007年,(3):103~105.
[4] 蓝楠.中日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体制及法律制度对比分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9卷(2):41~45.
[5] 徐祥民,于铭.美国水污染控制法的调控机制[J].环境保护,2005年,(12):70~73.
[6] John Alder & David Wilkinson,Environmental Law & Ethics,1999,Chapter7,p.211.
[7] 吕晨光,周珂.英国环境保护命令控制与经济激励的综合运用[J].法学杂志,2004年,25卷:42~44.
[8] 曹凤中,国外环境发展战略研究[ M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43.
[9] 李爱年,陈兰图.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J].现代法学,2002年,(4)期:135.
[10] 湖北水力党建网.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EB/OL].http://www.hubeiwater.gov.cn/sldj/web/news_look.asp?id=735.htm.2009-04-15.
[11] 马露茜.关于对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必要性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1993年,(2):18~20.
[12]李爱年,陈兰图.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J].现代法学,2002年8月,第24卷(4):134.
[13]吕忠梅.论水污染的流域控制立法[C].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论文集(第一册),2005:137~144.
[14] 方和平.一池湖水几多根[N].中国环境报,1997-10-19(1) .
[15]程红光,杨志峰.城市水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2001,第21卷(3):318~319.
[16]李爱年,陈兰图.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J].现代法学,2002,(4):134. 
[17]阎世辉.关于我国水环境形势的分析与建议[J].环境工作通讯,2001,(1):21.
[18]竺效.公众应成为流域污染防治的监督力量[J].环境保护,2007,(7):63-65.
[19]杨剑.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25~37.
[20]Budapest, March. Public participation NGOs and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in central and east ern EUROPE,2001:1-7.
[21]李艳芳.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局限性[EB/OL].http://www.chinaeol.net/bell-green/zlzx/040312/040312_33.asp. htm.2009-04-15.
[22] 李爱年,陈兰图.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J].现代法学,2002,(4):136.
[23] 王晓冬.中美水污染防治法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4,第22卷(1):131~132.
[24] 吴玉萍.水环境与水资源流域综合管理体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7,(7):119~124.
[25] 柯坚,赵晨.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理念、机制和制度的创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第15卷(6):767~770.
[26] 王晓冬.中美水污染防治法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4,第22卷(1):131.
[27]虞锡军.水污染防治机制应实现五个重要转变[J].环境保护.2006,(8):62~64.
[28]李爱年,陈兰图.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J].现代法学.2002,(4):136~137.
[29]吴季松.关于北京-巴黎等城市水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N].科技日报,2000-4-31(3).
[30]虞锡军.水污染防治机制应实现五个重要转变[J].环境保护.2006,(8):62~64.
[31]Carl J. Bauer: Siren Song,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Washington DC,USA,P133.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