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以把一个团体里新的成员社会化到这个团体正直的文化系统中来。因此,文化是个人把他们自己转化成为他们所属的团体成员的基本依据。它使得一个团体具有凝聚力,也为这个团体培养出一种特定的认同感。在大学里,可以通过群体能力解决个人困境,从而构成良性的互动和循环。
在鲍曼看来,“这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可以放松起来——因为我们是安全的”,“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相互了解……我们可能也有争吵,但这些争吵都是友善的……而且它还只是在改善我们共同的生活这一心愿的引导下,在如何使这种生活变得更为美好的问题上,我们才有可能有所分歧”,“在共同体中,我们互相依靠对方。如果我们跌倒了,其他人会帮助我们重新站立起来。……我们的责任只不过是互相帮助,而且我们的权利,也只不过是希望我们的帮助即将到来”。
这样看来,共同体是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集合体。能够维系共同体存在的是一种行之有效为其共同体成员认可并共享的文化,它是一种自然语言,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它的功能如同葡萄藤,可以使散落的部分“团结”在一起。
共同体能够给予成员温馨、舒适的安全感,是一种美好的组织体。在众多学者眼里,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融亲密情感,共同理想为一体,以共同信仰和情感为纽带的社会存在。在这样一个大学文化共同体里,有利于形成比较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能加强学科间、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经验与成果,共担困难与烦恼。
大学应重视文化建设
但我们看到,这些年来大学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规模效应和利益追逐,忽视了一些需要扎实“内功”、见效慢、有内涵的事情。一些大学在硬件建设中追求高标准上档次,建设最现代的大楼,但不管怎么看总有一种走进工厂的感觉;老师们都夸夸其谈、表扬与自我表扬,学生搞不清楚“老板”肚里有多少“存货”;学生要想找老师谈心那更不易,如果老师不在去学校的路上,就在从学校到家的路上,或者在应酬的酒桌上;校名改来改去,校内的系部也是三天一合并两天一改名,学生和老师都闹不清楚自己是“哪个单位的”……
在这样的办学过程中,大学无法形成给人们温暖、安全、归属、团结、信赖的大学文化共同体。自然地,学生也包括一些教师不认同大学,也找不到文化归属感,没有情感与精神的共鸣,更没有温馨期待。许多大学留给学生的只是虚假、推托、冰冷和不信任,还有那点可怜的纯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