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执法的有效性
1.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示范区
分级建立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示范区,建立一级示范区、二级示范区和准示范区,由各级政府分职责提出建议和方案并经有关机关批准建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标明地理界标、设置警示标志。在该区域内,应禁止设置排污口,并禁止从事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但不同级别的保护措施和力度可以有所不同。
2.依法行使流域饮用水资源的管理职权
我国《
水法》确立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以流域管理为主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这主要是考虑了绝大多数饮用水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国家应从整体的生态效益方面对其进行管理。这一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以往的“多龙治水”的分隔管理局面,在饮用水源的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地方政府应当严格按照《
水法》所确定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消除现实中对流域饮用水资源的越权管理现象,把对流域饮用水资源的行政区域管理作为整个流域管理的辅助性管理,积极地配合流域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
3.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人类利益中心主义”到“生态利益中心主义”转变,西部各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环境执法机构应当摒弃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应当树立生态经济和环保主义观念,充分认识到地方保护主义在环境执法检查方面,尤其是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饮用水源污染查处方面的危害性。要吸取已经发生的饮用水污染案件的教训,力争做到严格执法,对违规批准、未批擅建、选址不当、擅自停止使用污水防治设施的违法案件严肃处理,严厉打击超标排污,污染饮用水源地的各种违法行为。对于其他危害饮用水安全的行为必须严加惩治,决不姑息。
4.建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
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健全的法律监督机制是执法工作依法进行和防止执法人员违法执法、滥用职权的重要保证。环境执法监督同其他执法监督一样,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之分。在饮用水源执法检查的外部监督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最应成为监督的主体。各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机制,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保护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使饮用水源污染的执法查处工作,乃至整个环境执法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在内部监督方面,西部各地方政府应当不定期地组织环保、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对饮用水污染执法查处进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化、经常化,防止出现执法不严、收受贿赂、地方保护等行为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查处,维护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可以考虑把水保护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对于违法情形,加大政府责任,加大惩罚力度。
5.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
农村的地域辽阔性和分布的分散性等特点使政府在农村饮用水源的执法监管面临着一定困难,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了西部农民的生命安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公平作为其基础,将饮用水安全的监管覆盖到西部农村地区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国家应当加大在西部农村饮用水源监管方面的投入,并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支持。西部各地方政府应当克服困难,组织卫生、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村饮用水状况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测量,根据所得的数据资料研究制定具体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路线以及饮用水污染防治计划和安全保护方案。此外,为了能够长期有效地对农村的饮用水源实施监管,各地方政府可以在各自辖区内组织建立农村饮用水源巡回监督检查机构,不定期地对本辖区农村的饮用水源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各地方政府还可以委托农村当地的村民自治组织对当地的饮用水源进行监管,村民自治组织发现本地饮用水有异常状况或不安全因素的应当立即上报,以便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对于企业排污污染农村水源的,取消对其超标排污的收费制,规定超标即是违法,且适用无过错责任,加大企业违法成本。
6.注重村民的守法及环保教育
在保护农村饮用水安全方面,加强对农民法律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政府应当坚持送法下乡,采用案例、图片、演讲等农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了解饮用水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其法制观念,提升其环保意识,使他们
从自身做起,注重对周围分散式饮用水源的保护。其次,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对在饮用水保护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村民或村集体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政策优惠,提高他们参与饮用水保护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对威胁、破坏饮用水安全的行为进行揭发和检举,以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