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等都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1992年《里约宣言》在原则1中重申: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生活的权利。因此,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饮用水源危机,国际水源协会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从多方面探讨世界水源问题。 其中与饮用水源有关的议题有:人类对水的需求;人类生存与水;农村水源等。
国际社会关于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调控主要有:
(一)实行按流域管理饮用水源
以流域为单位对水源进行综合管理是水文地理和生态科学发展的结果,现代
水法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实行按流域管理水源。因而,在饮用水源保护和管理中,应当将流域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采取行动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管理饮用水源。《21世纪议程》全面阐述了应对饮用水源进行按流域综合开发管理;评价和预测饮用水源的质和量,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和生态系统,确保饮用水源的供应和卫生,注意研究气候变化对饮用水源的影响。1978年加拿大和美国签署的大湖区水质协定,以及1987年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签署的有关管理共有的赞比亚河水系行动计划的协定都强调应实行按流域对饮用水源进行统一规划、监督和管理。
为了保护未来世代,有关流域生态系统的协定应当重点关注长期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饮用水源以及污染对饮用水源长期影响,应鼓励各国开展并使国内的法律和政策适应完好地保护饮用水源的需要。它们应当授权监测饮用水源状况,鉴别危险,评估计划采取的行动的可能后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便利的咨询、制定和协调国家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以及对用饮用水源加以控制。监测的对象应当扩大,如水质、地下水位和蓄水层的补充速率、地表水流速、水源性疾病等等。 这样,科学合理地以流域为单位对饮用水源进行保护和管理。
(二)加强对地下饮用水源的保护
人们通常认为淡水就是看得见的湖水和河水,但实际上有大量的淡水隐藏在地下蓄水层中。一份为1977年联合国水源会议准备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淡水主要储存在地下,地表河流和湖泊中的水量只占全部饮用水源很小的一部分。蓄水层被污染的后果可能惊人地广泛扩散。通常地下水会进入地表河流从而带去污染物,结果是两种饮用水源都受到污染。 如果抽取的地下水超过自然补充量,就会造成跨世代的影响,如果长时间地消耗过快,蓄水层将面临枯竭。反过来,这种枯竭将会使和地下水息息相关的地表饮用水源减少甚至枯竭。因此,在关于修改《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间大湖水质协定》的议定书中明确规定:缔约方应确定影响大湖受污染的地下饮用水源现有的和潜在的水源;绘制邻近受污染地下饮用水源现有的和潜在的水源地水文地质状况;制定地下饮用水源中污染物抽样和分析标准方法和统一程序。
为有效地保护地下饮用水源,首先必须加强对地下饮用水源的监测,因为地下饮用水源污染的全部后果可能要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为人所知。防止地下饮用水源污染对于将来世代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种污染一旦发生就很难阻止或逆转。尽管有一些实验性的阻止污染物迁移的方法,它们耗资巨大而且作用也不明显。从蓄水层中清除污染物也极其昂贵而且困难重重。使未来世代免受地下饮用水源污染之苦的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对陆上处置有害废物加以控制,把有害废物处置在防污染措施齐全的合适的地方。
(三)实行预警和紧急处置制度
饮用水源和人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必须建立预警和危险事件紧急处置制度。当出现和发生危害或可能危害饮用水源,并对人体健康引起或可能引起重大危害时,必须紧急启动并实施应急行动。国际社会关于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调控中对此特别关注和重视。
《里约宣言》规定各国应将可能对他国环境产生突发的有害影响的任何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通知这些国家,国际社会应尽力帮助这些受灾国家。关于修改《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间大湖水质协定》的议定书规定应制定适当的准备措施和建立有效的制度以便发现和报告适用该计划水域内的污染事故;建立控制污染物进一步扩散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污染事故能够彻底地清除。《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保护和利用公约》规定缔约方应当遵循预防原则,避免危险物质造成潜在跨界影响的行动不因科学研究尚未充分证实此类物质和潜在跨界影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搁浅。建立预警和警报系统。《南太平洋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公约》规定无论突发事件的起因如何,各缔约方应相互使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处理“区域”的突发污染事件,并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或由此产生污染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