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经济性裁员需要掌握的几个问题
甄灵宇
【摘要】当前环境下很多企业开始着手实施裁员,但裁员的规定很多,程序性很强,风险也非常高。本文检索和分析了关于裁员的相关规定,论述了裁员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试图让单位在裁员时能合法操作,有效控制风险。
【关键词】经济性裁员;程序;条件;经济补偿;限制;风险
【全文】
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开始节衣缩食,削减成本的努力渗透到每个角落,当然也包括人资成本。企业对人浮于事的状况越来越缺乏忍耐,想方设法清退人员。但是解雇员工要有严重违纪等法定情形才可以,结果很多企业就歪招迭出,调岗位、穿小鞋,企图使员工不堪忍受而自动离职。斗争的结果使劳资双方都很疲惫很痛苦。其实有些企业完全可以采用一个更方便的办法,裁员!
之所以没有选择裁员,很大程度上是对裁员存在误解,认为裁员是政府管制的事情很难操办。其实裁员是企业经营困难下的求生之道,不让裁员可能逼死那些艰难度日的企业;相反允许裁员虽然造成部分人员失业,却至少可以保住另一部分人员的就业,让企业活下去也是“留的青山在”的明智之举。立法本意并不反对裁员,只是反对滥用,裁员不需要政府审批而只是报告。企业在符合经营困难等法定条件时,完全可以选择裁员这个省力又合法的手段。
接下来就实施裁员需考察的法规和问题分别论述。
一、裁员的条件
《
劳动合同法》第
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
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该条规定是关于裁员条件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