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俄罗斯犯罪客体理论的历史沿革

俄罗斯犯罪客体理论的历史沿革


董玉庭;龙长海


【全文】
  

  四要件构成的犯罪构成理论同大陆法系三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相比而言,最具特色的当属犯罪客体。然而,作为犯罪构成重要组成部分的犯罪客体,恰恰是倍受争议的[1]。因而研究犯罪客体,对刑法理论而言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在苏联和作为苏联最大的继承国的俄罗斯,其犯罪客体理论又经过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脉络呢?本文试图回答上述的这一问题。并希望本文能够对处于激烈争论中的我国犯罪客体理论的研究有所裨益。


  

  在研究俄罗斯犯罪客体理论前,先要对俄罗斯刑法理论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Г.С. 费利德什金认为, “俄罗斯的法学家们在十八世纪初期还没有自己的结论(刑法理论),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刑法理论),因此他们转向了移植之路”[2]。А. В. 纳乌莫夫教授也认为俄罗斯刑法理论产生在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期,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罗斯刑法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并认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的第一位刑法理论家[3]。在俄罗斯革命前的刑法理论研究中,还没有专门研究犯罪构成的专著[4]。对此,А.Н.特拉伊宁在他的《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中也指出:“俄罗斯革命前的刑法著作,没有对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给与足够的关注”[5]。20世纪俄罗斯犯罪客体理论的研究,主要的散见于一些刑法学者的著作中。虽然,俄罗斯对其本国在20世纪刑法发展历史的划分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观点。但是,按着А.В. 纳乌莫夫教授的观点,按着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将其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苏维埃时期,苏维埃时期和后苏埃时期。本文认为,根据俄罗斯历史发展的进程,恰恰可以按着这样的顺序来进行俄罗斯犯罪客体理论的研究。


  

  一、前苏维埃时期的犯罪客体理论


  

  俄罗斯革命前的刑法理论,主要是受大陆法系国家犯罪与刑罚观的影响。对此,Г.С. 费利德什金指出,俄罗斯“刑法学派实际上是师承西欧国家的法学,从而成为了俄罗斯社会的新的和外来的组成部分”[6]。在俄罗斯刑法形成阶段,叶卡捷琳娜二世便倾注于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哲学和法学著作(其中包括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贝卡利亚的《犯罪与刑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俄罗斯学者统计,著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训示中,有294条是从孟德斯鸠那里借鉴而来,有108条是从贝卡利亚那里借鉴而来。[7] 因此,启蒙思想对俄罗斯刑法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接下来俄罗斯刑法的发展进程中,作为大陆法系代表的德国的法学理论,对革命前俄罗斯刑法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指引性的作用。一大批俄罗斯刑法学者到德国学习,这其中包括著名的Н.Д. 谢勒盖耶夫斯基和Н.С. 塔甘采夫[8]。即使是现代的俄罗斯刑事立法,也同样的与德国刑事立法有着极大的相似性。А.Э. 扎林斯基指出:“德国的刑事立法和俄罗斯的刑事立法同属于大陆法系。虽然专家们认为德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同俄罗斯的刑事法律制度存在区别,但是,在俄罗斯刑法上,如果说不是所有的话,也得有很多的刑事法律制度同德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具有相似性。实践上在分析任何的一个俄罗斯的刑事法律问题时,都有可能借鉴到德国的刑事立法,审判实践和专家意见。”[9]那么,革命前俄罗斯的刑法学者,对犯罪客体又持什么样的观点呢?在В.Д. 斯帕索维奇著的,1863年出版的《刑法教科书》第一卷中认为,犯罪客体是在文明社会中代表着最高价值的人(或人的集合)[10]。他指出:“由于犯罪而遭受侵害的人,技术上可以叫做犯罪的主体或客体。权利既可以属于个别人,自然人,也可以属于人的集合,法人。” 而А. 奥勒洛夫则认为属于犯罪客体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对个人权利的侵害[11]。在Н.Д. 谢勒盖耶夫斯基著的,1908年出版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中认为,犯罪客体是指,生命、健康、财产以及其他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东西[12]。在介绍俄罗斯革命前犯罪客体的观点时,非常有必要的是,阐述Н.С. 塔甘采夫的犯罪客体理论。这是因为,在当代俄罗斯,有关犯罪客体的研究又掀起了新的高潮,革命前的俄罗斯刑法理论,得到了格外的重视。其中,Н.С. 塔甘采夫的刑法理论,又重新地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着当今的俄罗斯刑法理论的发展。但Н.С. 塔甘采夫没有使用犯罪客体的概念,而是使用的是“犯罪行为的客体”的这一概念[13]。在十九世纪中叶,Н.С. 塔甘采夫的犯罪客体理论,在俄罗斯较为盛行。这一犯罪客体理论是建立在形式的犯罪概念之上的,被称作为“规范的犯罪客体理论”。按着这一理论,犯罪的实质是破坏了法律规范,因此,法律规范便成为了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Н.С. 塔甘采夫认为,对现实权利拥有者的侵害,仅仅是犯罪的工具,而不是犯罪的实质。对现实权利拥有者的侵害,在刑法上起到的只是次要的作用,破坏国家关于不可侵犯的法律秩序的要求,才构成了犯罪的本质。因此,由于犯罪而遭受痛苦的永远是作为主权捍卫者的国家。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Н.С. 塔甘采夫批评了将生活利益作为犯罪客体的观点,并指出:将现实的利益作为犯罪的客体,我们不能解释清,虽然侵犯了一定的利益,但却不被认为是违法的行为的本质。[14]但是,法律规范本身而言是被现实生活所创建的定义、概念,法律规范被创设之后便获得了自己独立的、抽象的存在。任何一个法律规范,作为一个抽象的条款而言,有可能被引起争议,受到批评,甚至是不被承认,但是仅仅是那些表现现实生活的法律规范,才有可能受到破坏。应该指出的是,不能将犯罪仅仅是看作对法律规范的侵害。因为如果那样的话,“犯罪便成了形式的、生活不利益的概念,这让人想起彼得大帝时期人们所有的那种认为暴动、杀人、蓄须和采伐保护区的林木都是同样重要的将会被判处死刑的行为,犯罪人所作的一切都会引起同样的沙皇愤怒的观念”[15]。那么,什么样的法律规范能够成为犯罪的客体呢?对此,Н.С. 塔甘采夫指出:“确定犯罪行为作为对现实存在的法律规范的侵害,或者说作为对法律保护的生活利益的侵害,我们同样的能够确定犯罪侵害的客体的概念:能够在被这些规范所保护的生活利益的个体权利范围内,找到自己体现的金科玉律或者说法律规范是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16]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Н.С. 塔甘采夫认为犯罪客体不只是单纯的规范,而是现实存在的,在被法律所保护的生活利益中找到了自身体现的法律规范,才能是犯罪客体。那么,法律所保护的生活利益又包括哪些呢?Н.С. 塔甘采夫指出:生活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物质利益通常同犯罪分子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相重合,而非物质利益却同犯罪分子行为指向的对象所不同[17]。值得注意的是,Н.С. 塔甘采夫在自己的犯罪客体理论中,已经对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作了区分。在阐述了自己的关于犯罪客体的定义后,Н.С. 塔甘采夫指出:“比如说,盗窃罪是指盗窃别人的动产。这一点要指出的是,处在某人控制之下的手表、钱包等等成为了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犯罪对象,而确定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并保护所有权和占有的这种不可侵犯性的法律规范,成为了抽象的客体”[18]。可以说,Н.С. 塔甘采夫的著作,是当今的俄罗斯学者在研究犯罪客体理论时所必须的。但是,Н.С. 塔甘采夫的这种理论观点,也同样的受到其他一些学者的批评。比如说,革命前的学者С.В. 波兹涅舍夫便批评了那些将现实存在的法律规范或者说是个体权利,以及利益作为客体的观点,并认为法益是犯罪客体[19]。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