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本命年前的交代

  
  也许,有人认为学术其实是为己的,是否引起他者共鸣并不重要。我承认,其实很多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学科,以哲学最为突出。然而,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历来是中国学者从事学术的座右铭。且不说,现代学者鲜有自信到无需他人认同的程度,即使有,在信息传播异常发达的今天,也很难做到使任何学术主张都止步于不足为他们道哉的“桃花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古代圣贤早已告诉我们学者应当担负的使命。然而,今天的学子似乎很少有人是真真正正为中国社会现状和学术现状而痛心疾首而立志从事学术事业,先疏解自己心中块垒,然后推己及人,主观上或客观上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难题或者推进中国学术事业做些益事。很多学子,包括很多有成就的学子其实只是浑浑噩噩的进入了这个学术体制,然后,有些人在研习的过程中有了深刻的体悟,而有些人则一直延续着先前的状态。

  
  其实,中国学子不仅存在着前述“没有学术基点”的先天不足,而且存在“没有学术自尊”的后天畸形。没有学术自尊其实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很多学者热衷于研习西方理论,而对中国自身的资源不屑一顾;写文章习惯于引用域外观点批判中国现实等等,一言以蔽之,惟域外理论和实践马首是瞻,对本国传统和实践嗤之以鼻。我师魏敦友先生曾形象地把这种局面用十二字加以概括:以中比西,以中附西,以西范中。

  
  事实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学术的形成与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本国资源。也许这是“众所周知”的大话,但并非言之无物的空言。没有对现实生活的体悟,没有对历史维度的考察,我们就很难理解我们的先人,亦不能认清我们的当下。全球化的今天,知识引进运动不会终结,但是外来知识毕竟有其地方性色彩,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吸收,但更应该树立的一种观念就是以之为一个参照--仅仅作为参照。这并非是对中国文化的妄自尊大,也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基于“中国国情”。

  
  这当然又是一句大话。其实,我自己对“中国国情”也曾经颇为腻烦,认为这简直就是一个“大框”,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甚至,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话:如果你感到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想想自己身在中国,就一切释然了。不可否然,简单的一句“中国国情”容易遮蔽很多问题,但是,既然身在中国,我们就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特点。范围广,人口多,这是宏观方面,自然不需要解释。我们所应当做的,应当是是深入细节,研讨实际问题,把中国问题具体化。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