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的丧失
病态政治与苛捐杂税带来的是官民的离心离德,最终将明王朝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当民生难以为继之时,民众自然而然地将生死置之度外。崇祯年间,明王朝沉疴已极,又逢旱灾、蝗灾、瘟疫齐袭,官府疏于赈灾而急于苛敛,导致民变蜂起。加入起义队伍的除了农民,还有过去的明军士兵和一些文人。内外交困的明廷,为筹措军费支出,加派“三饷”,无异于饮鸩止渴,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了反抗队伍,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到京师被大顺军攻陷之时,除了东南沿海一带,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已被义军所席卷。
即使是起义未曾涉及的地方,民众也普遍对明王朝失去了忠诚。这一点或许有人会举出江南人民抗清的事例加以质疑,但应当看到,除了史可法在扬州领导的抵抗,江南大多数地方的抗清活动都并非发生在清军占领之初,而是在顺治二年五月“剃发令”颁布之后。江南人们所捍卫的,并非明王朝的社稷,而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人伦信仰。后人所谓的“反清复明”,多数要恢复的是汉族的政权,而非朱明的统治。反观清军入关后,迅即昭告天下,豁免明末辽饷、新饷、练饷、召买等加派,并规定清军途经之地当年田赋减半,清军未途经的归顺地方当年田赋减1/3,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以前拖欠的税赋予以豁免。在占领南京后,清廷重申了减免赋税的措施。清廷的这一举措让普通民众得到了实惠,对于广大人民接受、服从新政权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不仅是民众,明朝众多的官僚也最终抛弃了明朝。崇祯末年,明廷内忧外患,财政捉襟见肘,明思宗动员朝臣献产助饷,内阁首辅魏藻德竟表示家无余财,群臣亦多虚与委蛇。崇祯十六年清军入关,内阁首辅周延儒出京督师,竟滞留通州,终日饮酒作乐,并频频假传捷报。首辅如此,上行下效,明朝地方官员在农民军或清军兵临城下时,或弃官遁走,或开城投降,鲜有尽职坚守者。明思宗临死前在袍服上大书“诸臣误朕”,而明臣面对崇祯帝遗体,“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清军南下时,南明诸政权中也仅有史可法、瞿式耜等少数官僚能够背水一战,为国捐躯,众多文武官员或鸟兽溃散,或望风而降。官僚群体对明廷的背弃,大体有两个深层原因:官场的腐败风气与君主对官僚的一贯猜忌。腐败满足的是官吏的种种私欲,当私欲膨胀时,对于社稷的忠诚度随之下降,欺下瞒上、见风使舵、党同伐异、明哲保身等一系列官场恶习四处蔓延。晚明的官场,结党营私层出不穷,派系倾轧屡见不鲜,正直的官员多遭排斥,真才实学者难受重用,致使军政大事多被贻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