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评价案例一中法庭判决的妥当与否,不能简单地以技术专家的眼光为标准,仍然要落实到具体的证据法律制度中。在我国,就是要考察全案证据是否构成完整的证据体系。在前述案件中,主要的数据电文证据就是从收件人处提取到的色情邮件,附属信息证据则包括该邮件所附带的IP地址、上网电话及账号等信息。假如公安机关还能从发件人处和网络服务商电信局或电邮网站处另外提取到至少一份电子邮件(与收件人处的电子邮件内容相吻合),并同步比对其IP地址、发送时间、发送路由等附属信息(相互印证、且未见异常信息),那么这样的证据体系就要扎实得多,并会减少遭受非议的可能性。
对于电子证据司法而言,来源于不同计算机的数据电文证据属于独立的来源(因为它们是不同计算机CPU运算的产物)。如果它们相一致,即所附带的附属信息证据相印证,则司法人员就可以定案。这是虚拟空间的证据体系。至于为什么来源于虚拟空间的电子证据同来源于物理空间的传统证据相互印证即可定案,亦同此理,因为它们也属于具有不同的来源。总之,惟有来源独立,方可依靠电子证据定案。
【作者简介】
刘品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郑君,赵南坚,曾庆春,阳静,毛智明.IP 地址首次作证网民败诉.南方日报,2003-5-27.
郑君,赵南坚,曾庆春,阳静,毛智明.IP 地址首次作证网民败诉.南方日报,2003-5-27.
参见杨泽明:《计算机取证与日志分析》,2005 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急年会暨中国互联网协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年会资料。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71.
陈浩然. 证据学原理.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5
龙宗智.“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法学研究,2006,(5).
何家弘.从司法证明模式的历史沿革看中国证据制度改革的方向.法学家,2005,(4).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law, Legal Issues of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Paras. 44-45, <http://www.uncitral.org/pdf/english/yearbooks/yb-1992-e/vol23-p347-365-e.pdf>.
Sec. 4(2), Computer Evidence Act 57 of 1983 of South Africa.Art. 9(2), UNCITRAL Model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
Sec. 92,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actions Act of 2002 of South Africa.
何家弘.电子证据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58.
吕新.民事诉讼电子证据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46.
李晔.电子证据证明力研究.广州:暨南大学,2007.32.
白雪梅,孙占利.电子证据中的法律问题.计算机世界,1998,(34).
李建明.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和合理限度.法学研究,2005,(6).
陈瑞华.理想与现实——从实证的角度看中国的刑事审判方式改革.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16.
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法学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