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格力政府采购案之真正意义

  
  近年来,许多人遵从的“看不见的手”在市场中频频“失手”,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可谓是最新的一次表现,政府采购也因而异军突起,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一度有盖过一般意义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势。

  
  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公共资源使用、企业边界研究,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这种“失手”的反思,尤其是对金融业不透明、自由过度、而监管又不力的反思;同样,某种程度上其也为我们政府采购理论研究、实践探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至少,今后我们也可以从中思考一下,如何界定政府采购使用财政性资金过程中各方的边界,避免其中一方边界过大损及其他各方,进而厘清各方权责利,增加公共决策透明,以推动政府采购进一步的规范、持续发展。

  
  目前,经济已有复苏迹象,但仍不稳,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采购的作用仍将继续。那么,政府采购能否规范、促进竞争,加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能否解决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国进民退”、私人投资挤出效应等现象,乃至关系到经济复苏的基础坚实与否问题。

  
  有问题并不怕,可怕的是回避问题,甚至是掩盖问题,后者显然无益于整个行业的发展。2007年始,格力就已对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过议案。可见,此次格力政府采购案所暴露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更非他人故意诋毁。

  
  何况这些年来政府采购取得的客观发展,虽不敢说已走完西方数百年的历程,但也是有目共睹,又岂容几句言语所能抵消。制度本身与制度实施中存在某些问题的差异,相信一般人还是能分得清。

  
  所以,简单将格力政府采购案视为一般的“民告官”,甚至视为对政府挑战,为整个政府采购抹黑,那显然背离了格力提起诉讼的本意。

  
  倘若,各方能藉此认清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未来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中,包括已征求意见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送审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及正在出台的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厘清各方权责利边界,完善以暂停制度为核心的供应商救济制度,势必将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再一次质的飞跃。

  
  在完善国内政府采购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的客观要求下,能做到以上,善莫大焉,无疑将是政府采购之幸甚、纳税人之幸甚、社会公正之幸甚、国家之幸甚。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