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应依法加强对政府民事行为的司法裁判权
李明强
【摘要】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司法解释,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民告官”,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先受理,务必让“民告官”告状有门。这当然主要是指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但既然政府以官的身份都可告,那么以民的身份就更不应该有特殊对待的理由了。
【关键词】政府民事行为;司法裁判权;民告官
【全文】
政府,是依据
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机构,拥有行政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机构从微观经济活动中摆脱出来,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的调控,但是,政府机构依然与微观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经常作为普通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如出让国有资产、政府采购、承租、出租相关资产、发包工程项目、资金借贷、提供担保等。
从法律上讲,政府作为普通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和一般企业法人和公民个人,并无不同,应平等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但受传统官民关系的影响,在日常民事活动中,政府往往自视高人一等;而其他企业和个人,也往往产生畏惧心理,采取退让和妥协的方式来与政府共处。在出现纠纷时,企业往往只能低姿态的找政府协商,甚至是祈求,实在不行,就自认倒霉,也不敢轻易采取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在少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中,法院也往往对政府区别对待,网开一面,主要寄希望于政府自己主动纠正错误,甚至以各种借口不予受理。这样长期下去,不仅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遭到破坏,而且政府声誉也会受到贬损,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也荡然无存。
近日,笔者从网上了解到一个发生在广东汕头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土地使用方汕头市海丽花园有限公司于国土局于92年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预付地价款5300万元,但土地因故未能正式开发,待到2004年国家出台相关法规,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招拍挂,禁止协议出让,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使用方只能放弃用地,要求国土局退还地价款,但却遭到国土局的无理拒绝。这本是一起简单的民事合同纠纷,但当汕头市海丽花园有限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竟然裁定当事人应找政府协商解决,法院不宜受理。导致当事人告状无门,在经历了四年多的艰难诉讼后,当事人只能采取非正常程序进行维权,四处喊冤,投诉,信访,找专家论证,找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向媒体反映情况等等,消耗了极大的社会资源,也给当地政府、当地法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在这场博弈中,当事人的利益、政府的形象、法院的司法权威都受到损害,各方都是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