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高校治理的法治理路

  
  总之,和谐人文、和谐治理离不开和谐制度。但归根结底,还在于物质之和谐,因为人文、制度的最终指向和根基都归因于物质。

  
  3、物质之和谐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其现代意义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使物质充盈,而后才谈文化、思想、精神。因此,我们现在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这个道理,体制性的东西不能超过物质基础太多,相反还必须适应物质基础。高校的治理也逃脱不了这一规律的限制,并且应以之并循着这一规律进行高校治理。所以,高校治理的善治治理归根结底、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谐的善治治理。具体而言,就是高校物质的全面合理的人文、法治、制度的支配、分配和配置。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文和制度的和谐,从而最终实现高校的善治法治。

  
  四、结语: 法治的善治和善治的法治,高校治理的最佳选择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永远向前,从不停息。高校治理之善治法治治理是现实契合和最佳理性选择,和谐则是其要旨,但归根结底是高校治理中的物质和谐。因此,高校治理首先是物质和谐之善治治理、法治善治。唯如是,才能最终治本,彻底消除“表”的不良现象。

【作者简介】
李建科,又名李建东,男,陕西宝鸡人,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1]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Introduction,in  Joseph  Nye  and  John  Donahue  ed.,Governance  in  Globalizing  World,Wash  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0,p.12.
[2] 詹姆斯·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0,(1):44.
[5]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0,(1):44.
[6] 载《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以纽约市和东京市为参照系》(张志铭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7]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30.
[8] 罗建文.崇尚民生幸福是善治政府的价值追求.《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期
[9] 程实.财富与幸福的悖论:人类生活目标在于获得幸福[N].中国经济周刊,2005-02-25.
[10] 转引雷瑟(Ritzer,G)著,马康庄、陈信木译,《社会学理论》台湾巨流图书1988年版,第237~238、73、12~16页。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