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案例:浓缩的法治
尧艳
【全文】
在税收案例的字里行间,有税收法律的内涵、有税收实践的魅力,有税收的征管、有税收的稽查……反之,千变万化的案例又时刻丰富着税务部门的执法行为,为税法找到了落地生根的注脚。
一、认识案例,解决定位问题
一提到案例,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千辛万苦的证据搜集,千丝万缕的法理辨析,等等。我们不禁要问:案例是什么?进而对税收案例进行必要的定位。
要回答这个问题,说难不难,谈易也不易,就像要告诉人们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什么一样,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很欣赏原《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辑刘桂明的一个绝妙的比喻:对律师来说,案例就像是作家的故事、诗人的诗集、记者的作品;是经济学家的数据、哲学家的比方、语言学家的造句;是政治家的政绩、运动员的成绩、代理商的业绩。
在法律上来讲,案例就是法院曾经或可能作出解决纠纷行为的某个事件的简短故事。也就是说,它也有开头、结尾,乃至前因后果,它也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它也要解决过去、思考未来,它也要通过这个故事反映社会价值并形成社会价值。
有人说,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言下之意即为,我们面对的某些税收法律概念、术语或规则的意思或含义是比较明确时,人们一般不会产生误解和争议。但现实中,税务专业人士却常常碰上法律概念、术语、规则或规定模糊不清、含混歧义的情况,于是就表述出了不同的话语。比如什么是“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何为“价格明显偏低”、 “计算错误”怎么判断、“显失公平”有何标准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有一句老话叫做:“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可以说,没有案例的法学理论永远是空白的,没有案例的法律推理永远是荒谬的,没有案例的法科教学永远是笨拙的。
法律如此,税法也然。
作为一名具体税收实践的工作者,也许没有更多时间去争论这些完全概念化的问题,但深信不疑的是,使用案例已经是税收工作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税收案例的字里行间,在税收案例的起承转合中,在税收案例的来龙去脉里,必然会领悟到税法的真谛、税法的内涵以及税治的魄力、税法学的灵光,看到浓缩的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