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对宗旨、理念、制度和特色的考察

对宗旨、理念、制度和特色的考察



——对《北大法律评论》的另一种关切

张曙光


【全文】
  
  【作者按】《北大法律评论》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一份完全由学生担任编辑(只限于北大法学院在读学生)的法学学术刊物,其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在今年其办刊十周年之际,几乎不怎么费力就入选为CSSCI来源期刊。它初创于1998年,该刊在财力、物力、制度支撑等方面根本不可同国内同行相比,其运行主要依靠不断流转的八、九位学生编辑的精神和意志的苦苦支撑。但这不影响其放眼域内外的器宇和胸襟,在其办刊过程中《评论》一直坚持学术“自律、自主和自尊”的学术品格和崇高理念,并以坚持学术质量和学术平等而在读者中长期赢得声誉;它有不同于国内其他刊物的独特编审制度、编辑和文稿录用制度等,因而展现出一种高标于世的文化气象,为世俗功利相当浓厚的学术界添一亮色。笔者借其十周年及其成功入选CSSCI来源期刊之际,自发地为这些个文化苦旅者献一点掌声和鼓励,希望给他们孤独寂寞的学术行程带来些精神慰藉。

  
  不经意间,身边的《北大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已走过了10年。现笔者又了解到,它最近已经被确定为具有国内学术界最高认同度的CSSCI来源期刊之一。周围的一切似乎还都是平平淡淡: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庆贺,没有横幅、酒宴和鲜花,只看到那八、九个学生编辑依旧在那里忙忙碌碌地审稿、定稿、校样等,甚至从刊物本身也难以看出有什么异样:没有看到最近一期刊物上“红彩的装裱+醒目地标明‘CSSCI来源期刊’”的字眼,只是在《评论》第9卷第2辑的一篇简短编辑小记谈到它的“10年华诞”和“CSSCI来源期刊”。此时,内心感觉被“撞”了一下:《北大法律评论》长大了。

  
  不再有刊物初创时的那种 “乡下人和城里的贵族握手时的那种局促与不安”(见《评论》第1卷第1辑第310页),而是潇洒地宣称:“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期望和相信,在这所中国最为宽容与自由的学府的怀抱下,《评论》未来智慧、勤奋和勇敢的编辑们将会化解种种烦难,使我们的刊物继续扬帆破浪,顺利地驶向远方”(见《评论》第9卷第2辑第547页);不再有初期时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惟恐辱没了北大的名声”的担心(见《评论》第1卷第1辑第310页),目前《评论》编辑们认为面临的新问题是:“有了一点点名分的《评论》会不会忽然面临着外部可能的寻租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关系’问题呢?”(见《评论》第9卷第2辑第548页)。对此,他们声称:“《评论》薪火相传的精神更多地是来自于人们心中的热忱和对学术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它们不会因为外部的条件变化而轻易地产生波折。”“《评论》的经历虽然不像北大的百年沧桑那样波澜壮阔,但也始终努力地保持着自信、坚韧、正直和高尚的品格”(见《评论》第9卷第2辑第548页)。这是何等的清高自许、活力与朝气,能不说《评论》长大了吗?十年磨一剑啊!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