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在税收实践中,遇到任何经济事项,首先要有会计思维,它是我们税务职业思维的基础,然后要想到税收与会计的差异,最后,对差异如何进行税收调整更要有清晰的思考。
正如我们在商场购物时,常常会碰到满400送200,买300返100的情况,当你享受到返券或返现的优惠,享受到购物的快乐时,就要联想到这个经济交易,其会计处理如何处理,税收待遇是什么呢?
2、税收思维与文学思维的比较
文学以情为本,比如,“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爱情、友情、愁怨,都无法用数字和概念语言予以清晰地表述或量化。
税法却不能如此。它必须尽量明确,而避免模糊,必须尽量保持稳定,而避免朝令夕改。这是因为税收法律的重要功能是追求秩序。因此,法律与文学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3、税收思维与其他几种思维的比较
我们试着把法律思维与另外三种与公共决策有关的典型思维方式,即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税收思维是按照税收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一个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
而对于其他三种思维方式来说,政治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政治上的利弊权衡,经济思维强调考虑如何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即成本与收益的问题,而道德思维则把道德上的善恶评价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因此,如果一个人选择用税收法律来思维,那么,他就会在一般情况下,把政治上的利弊、经济上的效益、道德上是否高尚视为第二位的考虑因素,而把合法性作为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当然,在税收实务当中,任何一个税收难题的解决都是多方因素和力量博弈的结果,是利益平衡的产物,所以,我们应该拓宽思维的视野,从经济的,政治的,乃至现实的角度入手,综合考虑平衡各种因素,如此方可更好的个尽职守。
三、如何培养税务思维
税务人的思维方式的养成是非常困难的,需要长时间的税法培训、教育和在实践中磨炼,但是当一种思维方式成了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的时候,这种思维方式会伴随你终生。
1、概念体系的掌握
任何思维都离不开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而税务人所使用的概念体系和日常语言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它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语言,具有规范、统一、准确、精准、平实、中性、清晰等特点。比如,关于非法所得是否应当征税,或者说征税对象是否应当具备合法性的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如果作为一名税务专业人士来看,我们就会对“合法收入”、“非法收入”与“应税收入”三个概念从税收立法、税收功能和税收实现等方面有清楚的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