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程序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是自由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只要程序适用公平,不偏不倚,严厉的实体法也可以忍受。”[2]程序正义是法律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国家法治化最低的底线,是法律的生命形式,是法律系统理性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无论是现代立法,执法,抑或司法都要求对一定程序的尊重,严格的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过滤掉人们在法律活动中的主观随意性、任意性和情感性,保证和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因此改革中国侦查程序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变更这种与不科学的侦查程序密切相连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并通过一系列完善措施的实施,来实现实体真实与程序正义、打击犯罪与保证人权的协调统一。
【作者简介】
李文曾,男,1988年1月出生,云南大理人,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2009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曾主持两项校级学生科研立项。
【注释】 (德)汉斯施奈德著,许章润等译:《国际范围内的犯罪嫌疑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年版
(美)杰克逊,李双元译:《程序与正义——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1] 陈瑞华 《刑事侦查构造之比较研究》 政法论坛 2003年5月
[2] 周欣 《中外刑事侦查概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 何家弘 《外国犯罪侦察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4-6页
[4]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年版第465页
[5] 公安教材编审委员会 《刑事侦察学总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6年第58页
[6] 孙长永 《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的考察》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第30页
[7] 孙长永 《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第34—36页
[8] A.V.Dicey,The Law of Constitution (8th ed.,1915) p.198
[9] 张智辉、邓思清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改革与完善》(2005年卷)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5年版第322页
[10] 宋冰主编 《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375页
[11] 董云虎 《人权基本文献要览》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242页
[12] 徐美君 《侦查讯问程序正当性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218—236页
[13] 卞建林 《刑事诉讼的现代化》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年版第106-108页
[14] 崔敏 《沉默权问题论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5]《公安部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调研小组.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41-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