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回归大学本源 让博士招生脱离功利主义泥潭

回归大学本源 让博士招生脱离功利主义泥潭


包万平


【全文】
  
  最近一段时间来,“潜规则”一词在网络上异常火爆,一会儿这个行业被“潜规则”了,一会儿那个人被潜规则。在众多报料当中,有一则新闻特别吸引众人眼球,中央音乐学院一名70多岁博士生导师与学生发生肉体关系并收受贿赂的丑闻曝光,据各大媒体报道,该教授与学生发生性行为、收受学生10万元贿赂的目的是利用关系帮助学生顺利考取博士,最终因女学生并未如愿上博,担心女生会将此事曝光出来,老教授向校方纪检部门坦白此事。

  
  听到此事,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三四年来,我的家人、朋友都奔波在考博的第一线,从一座城市到另外一座城市,从一个高校到另外一个大学,对于此类事件、种种情形,耳朵里已经磨出了老茧。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考博的人来说,此事也许太过刺激而又觉得新鲜,作为谦谦君子、德高望重、七旬长者的教授为何会做出此事,一时间难以理解,用学生的话说是“不能相信!不敢想象!”。

  
  按理说,博士研究生招生是高校招生中的最高层次的招生,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拔尖人才的精英教育,博士学位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高学位。一国的博士选拔与培养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文化、制度、科技等因素的整体反映,是一国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早在12、13世纪,学位制度开始建立。到13世纪上半叶,“博士”作为一种学位在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最初的培养目的是获得教师资格,当时对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要求是要首先在文学院修习“七艺”,合格者进入专业的医学、神学或法学院学习,期间参加一系列的口试、演讲和辩论,经过相关评议会或本学科全体教师的同意,方可获得博士学位。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标志着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成为后世各国大学的样板。柏林大学以“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为原则,把对知识的批判和对真理的探索当作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使命,开始建立各类研究所,实施研究生教育,首次产生了由哲学院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哲学博士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教育的开端。后来,博士培养的目标由传统知识传承者的培养走向科学研究者的培养,接着把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结合起来,博士教育成了顶尖人才的培养。我国从1983年起开始授予博士学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博士以每年加倍翻番的速度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