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主的迷思

  
  因此,把民主的好坏评价标准仅仅限定于老百姓的富足安定程度,不仅不具有逻辑上的适当性,而且也不符合民主的历史发展规律。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所谓的“世界潮流”,就是指政治民主制度和经济民主的市场经济制度。不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当今世界的其他制度,除了极个别国家,都包含这两种民主制度的因素。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类社会走到今天,从中国古代所期盼的“大同世界”和古希腊的“理想国”,到今天遍布世界的民主制度国家,人们早已把民主看作是一种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那么,民主究竟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这个问题其实早已不再成为问题。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发展的。民主同样具有矛盾性、发展性。

  
  民主的矛盾性显而易见。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公正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民主无疑是最理想的。但是,矛盾在于,往往每个人不可能完全是基于公正的、理性的立场看待事情,人们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心理偏好。于是,民主就往往表现为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对于决策而言,这样无疑是缓慢的,不如只有一个真理来得“高效”。但是,真理的被认识又不得不依靠于“低效”的民主讨论、辩论。真理不是一开始就掌握在人类的手里,尽管它可能始终被握在中国人的“上苍”、基督教徒的“上帝”、穆斯林的“真主”手中。所以,中国人喜欢说民主集中制,先是民主讨论,然后才会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德国人善于讲辩证法,康德的民主思想和黑格尔的国家独裁主义相映成趣。那么美国人和法国人呢,既讲“三权分立”,又有总统作为强有力的国家元首。即便是保守的英国人和日本人,在代表一个真理的君主之外,还有代表民主的议会和内阁。可见,民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正如独裁有坏处,也有好处。民主的矛盾性告诉人们:民主有优点,也有缺点。

  
  民主是发展的。人类自有国家以来,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国家,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制度因素。民主是人类内生的本质需求。在中国古代,史官、宰相和其他阁僚形成对皇帝的民主制约,老百姓也对皇帝、百官形成民主制约。清末仿照英日试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仿效美国实行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仿效前苏联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现在,中国继续发展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国悠久的历史足以见证人类社会不同类型国家的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因此,不能以此时的民主之缺陷,证明彼时的民主之不宜。阿富汗今天虽然贫穷而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当然不能据以说明阿富汗或其他国家今后就不适宜实行民主。贫穷和战乱,往往既非民主的原因,也非民主的结果。除了地理、资源、气候等自然因素,还有历史因素。譬如贫穷的非洲,难道就非要等到富裕才能实行民主吗?非洲人民自己早已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从民主的发展性来说,总体上,民主是个好东西。否则人类的理性就不会对它孜孜以求。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