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主的迷思

民主的迷思


阚敬侠


【全文】
  
  新华网9月1日发表署名文章《“百无一是”谈民主》,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主选举乱象以及大陆网民一些莫衷一是的众说纷纭,论证“民主不是好东西”,发出“老百姓最想要的究竟是民主还是安定富足的生活?”的疑问,认为“不管什么形式的民主,都不过是一种手段,让老百姓富足幸福,让世界和平安宁,这样的民主就是好的;让老百姓食不果腹,让世界战乱动荡,这样的民主就是坏的。”并得出结论说,“对于民主切不可绝对化,关键还是要看看老百姓锅里的油水多不多,这样的标准实在、可信,比空谈民主争得一地鸡毛强得多。”

  
  对于民主的这种思考,也许很具有某种代表性。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民主选举、民主辩论经常是吵吵嚷嚷、乱哄哄的争议,缺乏一锤定音的效率,让人感到迷惑乃至糊涂。这其实就是对民主的根本不信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根本在于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总是习惯于一言以蔽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以不发达国家的民主选举乱象,以老百姓乱哄哄的“百无一是”的评论,来证明民主的弊端,算是老生常谈了。这样的论证,其实一向缺乏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能力。从逻辑上说,难免有以偏概全之虞。

  
  先说民主选举制度的好坏吧。阿富汗、泰国、菲律宾、伊朗等不发达国家,人民生活不是很富足,却热衷于民主选举国家领导人。有人认为这样的民主徒具形式,而没有实际功用。可是,我们又如何得知这些国家的人民讨厌民主,认为它“百无一用”呢?再说,世界上多数实行民主选举的国家,它们的老百姓多数显然是满意这种制度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实行这个制度,因为没有谁可以强迫他们去“民主”。欧洲、北美、日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的富裕国家。由此可见,民主选举制度的好坏成败,既不单纯取决于老百姓的富裕程度,也不单纯决定老百姓的富裕程度。老百姓的富裕,不是单纯靠民主选举来实现的,而是靠发展经济的民主制度。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就是民主经济制度的最好证明。无论是富裕人们追求政治民主还是穷人追求经济民主,都说明民主具有好的效果。

  
  再说民主讨论、辩论的好坏。一件事情,之所以需要民主讨论、辩论,是因为它事关公共利益、公共兴趣或者社会公共价值观。公共利益既涉及到老百姓的物质利益的增长,即属于财富增值意义上的富裕,也涉及到社会公共财富的再分配,即社会公正。公共兴趣,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而社会公共价值观,也是既涉及到老百姓通向富裕的手段,又涉及到老百姓公共精神生活的秩序。民主讨论、辩论,是老百姓满足其物质、精神双方面的利益诉求所需要的。所以,民主讨论同样是好的事物。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