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仲裁的保密性原则及其应对策略

  

  仲裁保密性的范围一般包括:(1)仲裁程序的存在问题:(2)仲裁程序的实质问题,例如其中产生的证据和交换的信息;(3)仲裁裁决。


  

  对于仲裁程序的存在,在主要国际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中,一般并不规定必须对仲裁程序进行保密。事实上,按照一般的国际实践,很难做到绝对保密。因为当事方可能负有向相关人员,比如股东或者债权人等披露仲裁程序存在的义务。因此对于单方面披露仲裁存在设定一种绝对的禁止似乎是不可行的。至于在仲裁程序的实质问题上,例如其中产生的证据和交换的信息,很多学者认为这应当属于保密的范围之内。[3]1998年的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明确规定,除非当事人同意或者有管辖权的法院的指令,否则仲裁过程中产生的仲裁文件或者其他证据应当保密。[4]仲裁裁决,因其记录着案件的详情以及仲裁过程中确认的证据等案情的核心问题,因此也应属于保密的范围,对此问题,在国际仲裁法学界也已经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


  

  (二)仲裁保密性的价值


  

  保密性常常被认为是仲裁相对于诉讼最大的优势,这样的考虑也成为很多当事人选择仲裁而非诉讼的一个首要的原因。[5]在争端解决过程中,保密性的维持对于当事人而言常常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维护当事人自身形象。任何民商事活动的主体,都会有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非常迅速,网络的发展更是加速了这种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在争端发生之后选择一种秘密的争端解决方式,在保密的状态下解决争端,似乎变得更有必要。尤其是对于法人而言,有关信用状况、财政状况、履约能力的变化等等,是不希望向外界公开的,因为这可能直接影响法人对外融资、股票价格、产品销路等等。


  

  第二,有利于灵活解决争端。仲裁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争端解决方式,并不一定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裁决争端。一个秘密的环境更有利于争端的解决,因为当事人可以更为自由地作出抉择,而避免受到外界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国家参与的仲裁,由于国家的行为必须受到选民的监督,所以如果将仲裁过程公开,国家在作决定时必须要受制于更多力量的牵制,从而降低国家决策的效率,影响争端的解决。法人也同样面临这种的困境。


  

  第三,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和其他信息。很多仲裁案件涉及商业秘密,而商业秘密常常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商业秘密外,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机密信息,如进货渠道、工业产权、定价策略等等。尽管在诉讼中,程序法也有相应的制度设计来保护此类信息,但是仲裁对当事人而言,显然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满足当事人保护商业秘密和其他信息的需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