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村民事司法如何现代化?

农村民事司法如何现代化?


娄必县


【全文】
  
  现代是一个较为宏大的命题,它和前现代与后现代组成了一幅让人眩晕的哲学语境。而现代化,不外乎是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就民事司法的现代化而言,就是由传统司法模式迈向现代司法模式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民事司法模式便是我们熟知的法官主导下的职权主义司法模式。有此经历的法官会清楚地记得“当事人一张嘴,法官跑断腿”。法官必须亲自为当事人调查取证,然后对所取得的证据进行分析比对,最终得出裁判结论。

  
  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将民事司法由超职权主义逐步推向了当事人主义,在我看来,这意味着民事司法从传统向现代迈进。1991年至今,民事诉讼法走过了19个年头,将至弱冠之年,那么古老而传统的农村是否跟上了这个大小伙的现代化步伐呢?

  
  我们仔细翻看诉状、答辩状或者亲历庭审,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事人往往会理直气壮地对法官说:我说的一切属实,不信你可以去调查。法官会解释说:现在法院不再搞调查了,由当事人自行举证。但是面对来自农村的当事人,我们的底气似乎稍显不足。这是传统惯性的力量?

  
  农业社会较工商社会而言,缺少灵活性,更倾向于保守,农村也就更易因袭传统。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基础与背景是国家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立法主要面对的是由工商社会酝酿的市民社会,而非农业社会。以民事诉讼法为载体的现代化司法是工商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农村尚未现代化。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认为秩序是自生自发的,现代化的民事司法扰乱了农村现存的秩序。农村人似乎对城市里的五彩霓虹并不感兴趣。

  
  现代化民事司法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机会平等。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有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利。但是一个缺乏法律实践的农民遇上一个略懂诉讼技巧的城市居民,所有的平等将有被颠覆的危险。同时,现代化司法的一个重要机制是“趋利避害”。因为当事人是为自己利益而诉诸法律,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在预期利益内竭尽全力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以说服法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农村依旧是传统的。农村居民还是习惯于“青天大老爷”,将公正寄希望于“包公”与“海瑞”。他们只顾将纠纷提出来,然后对法官说,“你去调查”。当然,我们可以按照举证规则径行判决,但是这和桃树上嫁接香蕉没有根本的区别。法官可以结案,但是纠纷依旧。当然,我们幻想能以程序来终结实体上的迷惑。但其前提必须是法治权威。遗憾的是,法治飘在乡村的炊烟里,尚未落土生根。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