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之路,何时竣工?
葛晓冬
【全文】
作为一个法律系的学生,更作为一个在师范类院校中刚成立不久的法律系本科生,对法律的求学之路产生了异于常人的感怀。
当初选择华师大,是因为在一个985的综合类院校中,自己能够学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囿于法律的藩篱,这些是政法类院校可能不能满足我的想法之处(当年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法律在中国其实很年轻,华师大的法律系更是只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苗子。或许对于一个从小就对法律或者说律师这个行业充满憧憬的我来说,华东政法大学或是中国政法大学才是我真正的选择。无数的人认为我的想法不成熟、甚至幼稚、唯心,我想在这大一一年过后,我仍然觉得,这个选择未必会是不正确的。
很多进入华师大法律系的学生,都是非第一志愿,甚至是被调剂二来,他们原本就不很想,抑或根本不想甚至从没想过要来什么法学专业。这点让法律系,尤其是让华师大法律系的境遇变得尤为不堪。一年后,有人转系,有人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意欲在考研之时再为自己挽回命运。
现实的教育,这才是值得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我身边的许多念的是大专金融经济类专业的同学经常乐呵呵的跟我说,他们老是经常会定期给他们服下定心丸:我们专业今年毕业的就业率是80%,大家好好学,毕业的时候工作就没有问题!而相对于我们,我们听到的永远似乎就只有噩耗——在3月,法律系大四的毕业生只有一个人找到了工作。这个令人堪忧的消息,即使是对法学专业怀有些许甚至十分好感的学生来说,这都是一种骇浪般的打击,更不消说那些原本就对法学专业充满了疑惑、怀疑、担忧和焦虑的学生,处在大学象牙塔中的我们只能被这种残酷的现实所袭击,而此时无所适从,我们几乎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机会,这些消息只能平添他们心中的不快和忿恨。不得不质疑,高考的搏击长空,只为四年以后的待业家中?一个本科生的境遇可能竟不如一个大专的学生?学生的意志绝不可能强大到可以完成如此艰巨的自我安慰,他们更多的会认识到,在法律系多待一天,就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08年6月10日在京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样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学和哲学。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形象的感受,这就好像:我喝着可口的三鹿奶粉冲泡的牛奶,而电视里也同时播报着:三鹿奶粉,一喝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