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谁害了杨伦,又是谁害了我们?

谁害了杨伦,又是谁害了我们?


杨斌


【全文】
  
  如火的六月,雨水却下过不停。不知道是因为热的原因,还是雨水的原因,浮躁的我们一直处于急躁的情境。也许是雨水遮住了我们的眼睛,也许是炎热的天气迷失了我们的眼睛,也许是我们迷失在美好的六月。

  
  前一个“杨伦”才刚刚倒下,后一个杨伦又接踵而来。剽窃、抄袭,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学术话题。到底是谁造就了剽窃,又到底是谁害了杨伦们?我们各有思考。

  
  不管我们的教育制度怎么样,不管我们的导师态度怎么样,不管我们的编辑心情怎么样?杨伦,你就应该明白洁身自好。如果你要怪,就怪你不会抄袭、就怪你运气不佳、就怪你生活在我们的国家。

  
  剽窃、抄袭,原则上,是根本不可以原谅!这是没有话说的。然而我们为什么要抄袭、剽窃呢?简单地说,因为我们肚里没有东西,而我们要毕业。为什么我们肚里没有东西呢,因为我们不是思想家,而是学者或者希望成为学者的学习者。学者作文时喜欢抄、善于抄,抄得越多越好越是学者。所以为了毕业、为了成为学者,我们必须抄。主观上,我们这样认为;制度上,我们必须这么做。没有注释或者注释不够多的文章不是好文章,没有参考文献的文章更不是好文章,没有人愿意去相信一个无名小子的“自以为是”的想法。这就是学术现实。于是,我们都去抄,都去学会抄。

  
  遗憾的是,有些人抄成了学者、抄成了大家;而有些人,最后只得声明退出自己向往的学术界。学术本是清净之地,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憧憬?或许原因也很简单,学术已不再学术,而是谋身发展、靠近权力、权威、金钱的有力方式。

  
  于是,所有的现实和制度都告诉我们:抄,大胆地抄!

  
  不发表论文,不给你毕业;不抄点好文章,导师认为你水平太差(能够让导师、尤其是名导师、忙导师看上眼的,自己掂量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吧);相对来说,还是我们的编辑好,只要你署名你某某导师、形式符合,金钱到位,立马欣赏你的文章。而刚好你,为了毕业、为了成为学者,真的就“不差钱”。

  
  不信,你也可以随便上中国知网,关于某某话题,一搜索,然后进行简单的比较,你就会发现,出来的很大一部分文章大同小异。唯一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同的作者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