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学术批评与人身攻击

  
  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学者在刚刚结束的本届法制史年会上曾经说过,他对学者的批判主要分为两种:敬意的批判和非敬意的批判。当被问起两者究竟为何意时,答曰:“凡站在知识论立场上思考中国问题的学者,我对其的批判都是敬意的批判;而那些诸如写出‘科学发展观’之类的文章的人,我对其的批判都是不敬意的批判,因为试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法学,无异于以前的以‘阶级斗争论’统领中国法学,它们都是将学术趋从于政治而非趋从于知识本身”。限于目前的知识水平,我还不敢说出这位学者这样的豪言,但是却有一个与其相似的看法:凡是有根据的学术批判都是我所尊重的,凡是泼妇骂街式的批判都是我所不尊重的,对待后一种批判者,我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行文至此,不妨说得直白点:之所以不肯写篇回应那位仁兄的文章,是因为我觉得这样的文字不值得我回应。作为一名法学学子,理性是必须具备地基本素质之一,我们也曾经在唇枪舌剑中感受到了逻辑思辩地魅力。不过,讲理性、讲逻辑应该有个前提,即:你的对手也是一个理性的有逻辑的人,如若不然,你纵使说到嘴巴干裂、喉咙冒火也丝毫没有作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所以,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文字何必多费唇舌,直接人身攻击就是——既简单又过瘾!

  
  不过,我非常不愿意这么做——尽管可能给人的感觉我已经这样做了,因为我总认为对人进行人身攻击时不但伤害了别人,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人格贬了值!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在对一个人、一件事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先理解别人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一定要看到和肯定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针对其观点或主张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虽然本文的写作也很想贯彻这样的思路,只不过,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我只能反其道用之,即:放弃这种写作方式而模仿这位学友的模式!言不尽意,我希望,读者能读懂我的真诚。

  
  四、结语

  
  早在本科就读的时候,我对这位学友的才华就有耳闻,而在今年上半年于广西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的模拟立法论证会上,其严密的逻辑和精彩的语言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对其也有批评,但那时,我仅仅不太欣赏其说话语调和方式,因为它有哗众取宠之嫌。

  
  而这次对苏力先生西大演讲的评价一文中,这位仁兄更是将这种说话语调和方式发挥到了极致,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惊讶和遗憾。就如我的好友对其文章所做的评价那样:“仅就只言片语进行评头论足,而没有了解苏力所依凭的知识语境/谱系;仅凭自己并不丰富的书本知识,刻意歪曲理解苏力的言说;仅凭自己的日常经验,抨击苏力经实证调研得出的结论”,如此治学态度,“呜呼”!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