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力迷思及其他

苏力迷思及其他


范卫国


【全文】
  
  没有经历过切肤之痛的文字,注定只能是一些无病呻吟。

  
  ——本文作者

  
  慢工出细活。

  
  ——俗语。

  
  以前,我曾说过这样的话,苏力先生是自己最喜欢的的法学家(而非之一)。时隔多年,苏力先生在我心中的地位依旧没有动摇,即使最近他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一文而遭致不少批判。说实话,我很为自己能够保持这样的心境而高兴。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仅仅因为“喜欢”就跟这位著名学者攀上了关系,而是说为自己一如既往的精神而高兴。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因为冲动甚至莫名的原因而喜欢上某个人、某件事,然而,待时过境迁,我们便忘却了自己的执著与承诺。也许是有这样的担心吧,自学法学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说,也说不出谁是自己最喜欢的法学家。对于“偶像”,借用苏力先生所说的,我也很怕自己“悔少作”,因此,会特别在意自己所珍惜的羽毛。

  
  有人说,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地爱,也没有无缘无故地恨。理论上,的确是这样——喜不喜欢都会有一些由头。但是,要让一个人说出为什么,终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的时候很怕别人问起,因为那个时候喜欢苏力先生的文风多一点,那种“长于抒情,短于反思”的行文让我很是痴迷。当然,这也是最容易让人批评、让人诟病的地方。于是,在铺天盖地的批评声中,我愈发地不敢说出这便是我喜欢的理由。以后的日子,我慢慢发现,其实,苏力先生的很多文字都是很有道理的,那些看似飘渺而矛盾的行文的背后有着自己坚实的理论作支撑。这时,我紧缩的心总算是可以舒缓一下了。以后的日子,当别人再继续批判苏力的时候,就抱着这样的心态了:批评他,是因为看得起他;批评他,是因为不理解他。就连我自己,也曾经在别人撰文要与我商榷时,也以此为“挡箭牌”:很想跟你有个深入的交流,只可惜,你终究还是不懂我的心!

  
  其实,学界亦如江湖。人在江湖,总是有许多的身不由己。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言论,表明自己的立场,扩大自己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做好被批评的准备,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立场,观点相左、理论相犯时,口诛笔伐便不可避免。也许,套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话说,这样的论战也是“必须的”。真理是否会愈辩愈明,理论上是,但事实上经常会使旁观者感觉有点云里雾里,有时,甚至连当事人也被“绕”了进去。不过,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终归能够达成某种程度上的理解。而这,就足够了。在这世上,能够相互真正理解的人本就不多。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