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城邦的隐喻,我们的法律职业研究大体上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城邦本身的建设与巩固,这主要表现法律职业中某一个主体的研究。在我国当前,由于律师在法律职业中相对显赫地位,围绕律师开展的研究也最多,因此也最为成熟,这方面的成果目前主要集中在律师职业规则、律师事务所管理等方面。与此同时,对法律工作者、法律顾问等其他主体的研究则相对缺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二是城邦之间关系的协调。法律职业各主体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竞争的关系并进而带来市场的失范,如果不对这种模糊的城邦连接处进行规范和界定,城邦战争所带来的损害最终只会落到城邦人民的身上。第三个层次是城邦与高于城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假如在各城邦之上还存在着管理城邦的国家,那么国家是一个还是多个?城邦与国家之间管理权如何划分?这些问题就不可避免,而中国法律服务市场就面临着同样的情境。如果以这三个层次为框架,那么,本书的研究基本上涵盖了这三个层次,尽管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建构城邦的过程大致可以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考察城邦周边的环境及其本身所处之综合环境,在此基础上才能奠基造房、建构城墙。这两个步骤大致表征着法律职业研究的两个维度:观察解释维度和建设性维度。我们首先需要对法律职业的整体环境和微观生存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融贯的解说,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律职业制度的建构。这两个步骤大致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然而,由于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当代中国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这两个步骤之间的时间常常并无明显的先后,甚至很多时候出现顺序上的颠倒。但是,不考虑周边环境和自身基础的城邦终究是危险的,不牢靠的。中国法律职业研究同时需要观察解释维度和建设性维度,也自然同时需要长于观察解释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及其它社会科学家们——当然,也需要长于制度建设的法学家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人的城邦建构需要的将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法律职业研究。
六、结语
法律人常常希望能在城邦之中遮风避雨,这个城邦或许是处于构想之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也可能是属于自己的职业自主性。错综复杂的法律服务市场体系使得法律职业共同体之梦遥远如乌托邦,而国家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管制以及法律职业的分化也常常危及法律职业的职业自主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作者眼中的中国法律职业与其说是一个城邦,毋宁说是一个尚未构建完毕、尚还处于混乱状态的工地。美轮美奂的城邦失落了,但这并不值得可惜,因为这个所谓的城邦并不曾实实在在地存在,它只不过是诸多法律人眼中的海市蜃楼而已。真正的城邦应该是富足的、开放的,它与城邦周围的市民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城邦下的河流”)。对于当下中国法律人来说,这样的城邦还远未存在。而本书所要做的,是要“掘出一条河流”,去打破虚无漂谬的城邦幻想,将我们带往这片正在处于建设之中的建筑工地,让我们看清我们身处的现实环境,而这些,正是我们去构建真正城邦所需要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