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篮子事业包括了学术人才的培养、输送、以及人才间的互动。作为集中起来培养优良人才的学术基地,在培养更多的优良人才的同时,以行动或者思想鼓励更多的人去发展更多的学术篮子,继承和发展学术事业。
二、中国学术篮子事业的现状
首先,我们可以在全国所有的高校中做这样一个调查:1、集中在北京地区的高校有多少所?2、集中在除北京外的三大直辖市有多少所?3、集中在各省省会城市的有多少所?4、集中省会外的较大的城市有多少所?5、剩下的还有多少所?
其次,对这些学校中的重点高校,我们还可以做这样一个调查:1、集中在北京的重点高校有多少所?2、集中在除北京外的三大直辖市有多少所?3、集中在各省省会城市的有多少所?4、集中省会外的较大的城市有多少所?5、剩下的还有多少所?
同时,针对在这些重点高校的所谓名师、大师中,我们还可以做这样一个调查:1、集中在北京重点高校的大家有多少人?2、集中在除北京外的三大直辖市的重点高校的有多少人?3、集中在各省省会城市的重点高校中的有多少人?4、集中省会外的较大的城市的重点高校的有多少人?5、剩下的重点高校还有多少人?
结论是什么?
首先,中国存在篮子,而且客观地说不止一个。
其次,虽然中国学术的篮子不止一个,但却可以归一。篮子颜色统一、种类统一,篮子事业单调。
所以结论,中国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中。中国的学术篮子过于集中、发展极不平衡。学术篮子事业发展极端缓慢。同时,学术篮子事业在性质上不仅是学术事业,更是经济、政治事业。这不能不说是学术的某种出入。
武断地认为中国的篮子绝对集中统一并无不过。
对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在我看来,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的过分集中、学术的非学术化、功利化。对于资源集中,也许我们都能明白,现有的教育行政体制造成了各种资源的集中,从而根本导致学术篮子的过分集中。同时,现有不合理的各种教育管理体制更是人才不愿意离开已有漂亮篮子、心存眷恋的根本诱惑。
而关于学术的非学术化、功利化尤指我们观念上的学术帝国主义,以为在很好的学校、有很好的资源、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就能拥有更大的财富与名誉。不可否认,在学术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观念完全可以接受或者说是正确的。但取得成就、威望之后,是否应该关注中国的篮子事业或者切身实践于中国的篮子事业。而且人生尤其是为师的价值,不单单以单纯的学术创造价值衡量,如果所有的学者都只顾自我学术价值的实现,自我成就的一时的更好体现、只顾大城市的自我陶醉享受,而不教书育人、鼓励推动与切身发展中国的教育篮子事业,可能学术会很成功,但为师为教育,未必可以扪心无愧。而且于学者个人来说,虽然在名校往往后继有人,但其影响力必然有限,后继者也会越来越少,一代一代集中在同一个篮子中;于学术篮子事业来说,学术发展缓慢或者学术教育普及越来越少、学术永远只是某些人的特权、教育不平衡、不公平将一直存在。从长远来看,根本不利于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