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1940—1947)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1940—1947)



——基于数据库统计的中国宪法思想史研究

Express of the Discourse of Constitutionalism and Democracy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onstitutional thoughts of China by dint of statistic date-base

褚宸舸


【摘要】据1986条期刊篇名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在1940至1947年的中国社会政治运动当中,宪政与民主的话语具有时效性、背离性和场域性三大基本变化规律。宪政话语反映了体制内知识分子的呼声,民主话语反映了体制外知识分子的诉求。毛泽东洞见民主主义潮流是一种可以汲取的政治资源,可用以对抗政治上的敌对力量,统合国家的各种政治势力,从而构建新的国家体制。以此为思想基础,他提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的论断。在近代中国,宪政与民主要完成制度设置与价值关怀的双重社会功能。在人民主权确立以后,重要的是政体的建设。中国宪政建设面临的难题是在价值上重塑新文化,在实践中强化政治家责任。
【关键词】宪政;民主;话语;政治正当性;中国宪法思想史;毛泽东
【全文】
  
  2008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及新时期法制建设三十周年。在这个大小传统交汇的历史关口,“宪政”这个概念本身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①]令人遗憾的是,争论双方均未关注到中国近代语境下宪政话语的丰富内涵,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忽视不无关系。[②]本文取样1940至1947年间中国社会政治运动(体制内外的政治抗争与改革)中的史料,对宪政与民主话语做初步的研究,以期达到窥斑见豹、查漏补缺之目的。本文以统计方法配合文献分析,利用统计结论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相关文献和史实的分析,探讨话语背后的法理与事实基础,进而对毛泽东“宪政是民主的政治”这个典范性定义做出一种语境化的合理解释,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近代宪政建设进行反思。

  
  一、研究数据库的构建与理论预设

  
  本文进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自建的1986条期刊篇名数据库,该数据库由笔者借助以下两个数据库的资料组成。一是《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2006年版)[1],利用此数据库对1940至1947年的期刊篇目中含有“宪政”、“民主”、“宪法”、“国民大会(国大)”四个关键词的刊物进行检索,并删除篇目中是法律法规名称、短讯、人名、地名、机构名等无用、重复信息,保留1925条篇目。二是《民国时期宪政论文篇名索引》[2],从该索引中获得上述四个关键词的有效信息共计61条篇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宪政话语与民主话语(后文提及的“宪政”、“民主”等词均加引号以特指是相关话语)。 [③]但为了辅助分析,笔者还对“宪法”、“国民大会(国大)”进行了检索统计。选取四个关键词的理论预设有两个方面:

  
  首先,四个话语均呈正相关性。当代中国有关“宪政”概念的研究与争论,从事实及学理上都无法绕过毛泽东“宪政是民主的政治”这个典范性定义。[④]因此,预设“民主”为“宪政”的辅助话语。基于宪政的前提是要有宪法之存在的学理,选择“宪法”。基于国民大会(国大)的制宪和民意代表的功能,且国民大会本身又是民主的制度体现,因此选择“国民大会(国大)”。

  
  其次,影响篇目关键词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政治。新闻学界通说承认媒体的双重属性:政治(阶级)属性和商业属性并存。在1940年代除了《申报》等一些著名的都市报和小报外,许多有政党背景的报刊商业元素较低,主要扮演政治宣传工具,而非现代的文化消费品的角色。媒介的生产主要是因为政党的政治需要,次要才是获取商业利益。因此,对媒体内容的支配是自上而下的,而非自下而上的。另外,媒体和作者的关系上,媒体扮演的是“把关人(守门人)”的角色,传播者(媒体及其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因此,篇目关键词数量变动未必都反映社会需求(社会关注度),但一定反映了刊物或作者政治倾向或政治背景。

  
  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假设在短时期内特别是同一年度内,媒体的总数量和作者数量变化波动不大,此二者可以被看作为恒量。通过对媒体数量和作者数量两个因素的排除,作为社会知识群体的一种知识生产方式(写作)本身,以及这种写作的结果(相关文章数量的增减),就成为社会政治、舆论、观念变化的一面镜子。

  
  根据上述数据库的统计,可以看到1940至1947年四个关键词基本概况(图1),并以此得出“宪政”与“民主”的三大基本规律。

  



  
  二、“宪政”与“民主”的三大基本规律

  
  (一)“宪政”与“民主”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宪政”、“民主”随着不同时间起伏波动。不仅二者在同一时间段出现的频率有差异,而且即使同一关键词,在不同年份出现的变化也较大。其实,波动本来是正常的,但过于剧烈的波动则令人不得不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以“宪政”为例,在1940、1944两个年份的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年份,分别达到113篇和96篇,而临近年份1941、1945年则分别掉至14篇、19篇(图2)。

  



  
  再看“民主”的出现频率,则是在1945、1946年分别达到高点,其它的年份(特别是抗战胜利以前)一直低迷不振(图3)。

  



  
  为了考察这种时效性是否具有普遍性,笔者又考察了“宪法”、“国民大会(国大)”,发现也是如此(图4和图5)。

  


  



  
  “宪法”和“国民大会(国大)”都在1946年达到高点,而前者在达到最高点之前,在1940、1944两年分别有两个小的高潮,这与“宪政”的频率变化趋势是相同的,也部分印证了前文关于“宪政”、“宪法”、“国民大会(国大)”具有正相关性的预设。

  
  (二)“宪政”与“民主”的背离性

  
  为了更好的对比观察,笔者将图2、图3合并在一个图表中,形成图6,通过该图发现,“宪政”与“民主”明显有某种背离性,即在发展趋向上相反。例如,在1944年以后,“民主”一路上扬,而“宪政”却逐年呈下降的趋势,至1946年两者达到背离的顶峰。

  



  
  因时而动反映了“宪政”与“民主”作为话语的共性,但在固定的共同历史场景中(如同一个年份),二者为何背离?由此提出本文的问题:“宪政”与“民主”的背离是因为宪政与民主内在理论上的紧张,还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如何解释毛泽东“宪政是民主政治”这种典范性定义(亦是我国宪法学通说)与这种背离性的关系。

  
  进一步研究则会发现,“宪政”与“民主”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刊物上进行论说的。

  
  (三)“宪政”与“民主”的场域性

  
  “宪政”与“民主”既是一定时间内的产物,也是一定场景下的作品。笔者利用上述数据库分析统计了作者的信息后,发现“宪政”与“民主”的话语表达者(核心作者群)是有所区别的。例如,表1反映了“宪政”“民主”作者群体的差异,两个作者群中,只有一个人(叶青)重复。

  
  表1 “宪政”与“民主”的表达者

  


  
  
  
  
  
  
  
  
  
  
  
  
  
  
  
  
  
  
  
  
  
  
  
  
  

  

排序


  

“宪政”的核心作者群


  

“民主”的核心作者群


  

作者


  

发文数量


  

作者


  

发文数量


  

1


  

杨幼炯


  

6


  

邓初民


  

11


  

2


  

章渊若(章力生)


  

6


  

严景耀


  

9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