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人生——储槐植先生外传
胡月军
【全文】
一、曲折人生
储槐植先生,1933年12月25日(圣诞节)生于人杰地灵的江苏武进,1951年考入原北京政法学院,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任教。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化作“中右”,于1958年1月离开北大,下放到北京玻璃厂当学徒工,1960年1月调回北京化工学校教书,1965年10月再调到158中学教书,直到1978年才回到北大。
1978年,当储槐植先生回到北大法律学系时,已经45岁。整整20年,与北大无缘,与
刑法无缘。对此,陈兴良教授感叹到,这是一个没有法治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不需要法学的时代。20年,使一个婴儿成为一个青年,不能说储槐植教授虚度了20年光阴,但至少对于
刑法研究来说,这20年期间完全中断,在某种意义上说,储槐植教授这一代人也许是政治动乱最大的受害者。
储槐植先生从学术建树上讲,完全是大器晚成。正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先生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50岁以后,甚至在60岁以后完成的。先生曾坦言,做学问,写文章,不容易,真辛苦。对于一个智商中等(先生自谦用语)且年过半百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但我相信勤能补拙,且需戒骄戒躁。做学问切忌急躁,情绪急躁则心不安宁,心不安宁则思路不清,极易消解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戒躁必先戒骄。根据我的体会,“戒骄”的最好办法是多想超越自我而少想超越他人。昨天的我,标尺明确,而“他人”则是一个变数不定的情状。要超越自我,则会产生上进的动力,并可清楚察觉前进的印记,从而心情舒畅。总想超越他人,只能搅乱心绪,自寻烦恼,则必然急躁。
先生这种热爱学术、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足以令很多不求上进的年轻学人汗颜。时下,在青春励志题材畅销书榜上,《20岁决定男人的一生》、《30上下,决定男人的一生》很热卖,似乎我们一过三十,人生就大势已去。储先生则以他的学术人生告诉我们,对于每一个立志学术研究的年轻人来说,年轻没有失败,只要你“矢志不悔,上下求索”,50多岁也可以是“学术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