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五四运动的新史观

  
  五、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与五四精神的历史重合

  
  迄今为止,中国一直是一个虚心的好学生,而外部世界又常常提醒中国走自己的路。就在中国决定大步迈向市场经济后不久,1998年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它证明西方主导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市场化政策的失败。中国由此谨慎对待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并抓住机遇成为西方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开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长足发展时期,使10年后的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三。同时,中国也在逐步推广民主、法治等政治文明。1997年,中共中央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原则,1999年写入宪法,2001年中共中央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概念,主张吸收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2004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007年中共中央十七大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各项社会改革的蓝图,2008年初,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善于吸收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博爱等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此后,国内思想界发生了关于“普世价值”的论争,有人认为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属于“普世价值”,而另一些人则以价值的相对性和阶级性否认存在这类“普世价值”。12月18日中共中央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告否定了那些无谓的争论和动摇,进一步坚定了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潮流的决心。在加速发展市场经济、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中国也采取了看来是正确的外交路线:韬光养晦、和平崛起,这与美、俄大国沙文主义和德、日军国主义的崛起道路截然不同。

  
  同时,中国人也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美国的政策失误所导致的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美国的穷兵黩武激起了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穆斯林国家和拉美部分国家的反美情绪,使美国一向引为自豪的价值观颇有些黯然失色。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为全球经济危机,又使资本主义世界惊呼自由资本主义面临破产,美国在精神、政治和经济上已经陷入严重危机。中国思想理论界主流观点认为,部分西方和中国学者关于这些危机证明自由市场经济以及民主制度失灵的判断有失偏颇,但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社会公平的教训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话题。基于世界资本主义弊端,中国对于改革开放的争论日趋明显和激烈,出现新左派和自由派的对立,但双方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决策和改革必须审慎、科学,以避免发生大的社会问题。虽然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巨大热情和自豪感暂时掩盖了经济危机,盲目乐观和对国际市场缺乏研究使中国政府和企业经受了巨大损失,导致失业率上升;但是,全球经济危机促使中国以全球眼光看待本国经济问题,与各国政府保持协调一致的降息政策和经济振兴计划,并致力于在世界经济的重建中发挥主导力量;同时也迫使中国决心转变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着力于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深入思考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