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中国,同时面临内忧外患,内部的民主、科学和外部的主权强国成为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但是,看似美好的资产阶级民主,并为给中国人民带来多大的福音。外有西方列强的欺凌,内有上层统治集团的独裁,而且民主始终只是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和农村却被抛弃在外。在世界范围内,1917年的俄国经过十月革命,迅速崛起为世界大国,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0年后,西方列强再次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遭受国际联盟绥靖政策的苦果,饱受日本的全面侵略。而英美等国扶植反动的国民党政权,社会主义俄国则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历史逻辑。
四、五四运动是贯穿百年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今天,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从1840年至今169年,从中国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来看,五四运动是承前启后的,是贯穿百年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虽然是中国本土的,但它同时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它将中国此前70余年的落后置身于世界范围进行观察和反思,并总结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或者社会制度,而不改造中国的文化传统、不普及新的大众文化,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民主、富强。因此,五四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在全球化视野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进行革新、改造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的领袖人物的思想,来源于世界和中国,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和世界。因此,五四运动其实仍然是中国一场未竟的伟大事业,它的目标就是如何建设一个民主、富强、文明的新中国以及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今天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深刻的变化,经过断断续续几十年的和平建设,尤其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也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因此,中国人现在可以平心静气地看待当年的五四和以往的历史,完成五四未竟的事业。现在,我们应当重新以全球化的视野,认真审视和研究国家兴衰、国民祸福的历史轨迹,探寻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首先,我们要客观认识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演变。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发展,从黄河流域逐渐蔓延,历经两千余年的无数次战争和民族大融合,直至清朝初期达到了历史上最大的疆域。而在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封建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向中国展示了世界的另一边,促使中国的上层知识分子官僚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又向中国展示了同属东方儒家文化传统的日本的新面目,使得光绪皇帝也感到变法图强的必要。但是,在中国极其稀薄的资本主义经济土壤之上,资产阶级民主既受到封建统治集团的反对,又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因而注定是失败的。学习西医的孙中山开始明白这个道理,试图通过对知识分子、工农和部分官僚的思想教育,在中国推行西方民主制度,但他受到西方的支持少、反对多,并被封建新军阀袁世凯所欺骗;尽管经历了很多失败,他所领导的民主革命终究取得了一定成功。五四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创立中国共产党和领导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吸取了康有为、孙中山和苏俄的经验,他的事业为毛泽东等人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新民主革命的主流。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首次将中国与世界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国民政府加入了联合国,中国共产党加入了共产国际。1949年,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成为仅次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社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30年后的1979年,中国和世界资本主义领袖美国正式建交,并恢复了联合国席位。1989年,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风云变幻,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都经受住了考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显示出中国与世界的水乳交融。面对2007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显得从容不迫,并逐渐加大参与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新秩序的力度。以上这些重要的历史节点,足以概括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