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的分析“学生弑师案”
肖窈窈
【全文】
一个疑问:现在的师生关系怎么了?
10月4日,发生在山西朔州二中一名刚入学一个月的高一学生无故杀死了刚从教一个月的该班班主任郝旭东一案震惊全国。人们惊愕的心还未平静,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女教师潘伟仙却被她的学生因害怕老师家访而杀害了。随后,10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付成励将程春明教授砍成重伤,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短短一个月,发生了三起杀师案,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横跨了中学、高中、大学三个阶段,其发生让人震惊,其结果发人深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曾被大力推崇的教师职业,为何现今却走进如此困境?我国古代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人语:“师者如父母”,今人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使命而被人们尊敬着,而现今这种美好传统真的已不再被人们信奉了吗?学生弑师,谁之过?
教育制度:不能承受之重!
这几起案件的接连发生,人们的视野立马转向了我们的教育制度。于是,大量批判现行教育制度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水涨船高,一波赛过一波。可是,这一切真的可以归咎于我们的教育制度吗?
众所周知,中国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已历时10余年,我且不说效果如何,但其精神是值得鼓励的,表明我们的教育正在努力赶超时代步伐,以期给我们的花朵最好的灌溉。可是,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摸索中才能积淀下更好的经验,也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积累的经验才是适合我们的,才是符合我们的实践发展规律的,也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进步,但也可能会有倒退,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如此,不可能一帆风顺。因而,当我们的教育出现些许弊端时,他是否该承受这样的诟病?
应试教育:真的一无是处吗?
自从1999年我们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们似乎就一直是应试教育,而历史上我国更是有数千年的应试传统。“八股取仕”、“科举制度”在封建时代兴盛的存在着,尽管其有各种弊端,如使人们的思维固化,甚至呆化,但是,他同样也造就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不是吗?封建时代存在着的应试教育从某些方面看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其存在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制度背景,在此,我不做赘言,我想说的是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也是同我国的实践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