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体育法学的回顾与前瞻——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综述

  
  3.4 注重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在提高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水平方面体育法学仍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目前有大量的一般性描述文章发表于各类刊物,既非综述研究,也非思辨研究,文后只有3-5条参考文献,观点是对先前研究的归纳,几乎没有任何创新性观点。这种一般性描述文章对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可能产生积极贡献。贾文彤指出,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在微观上偏重于对现有体育法律法规的注释与解读,缺乏理论深度,一定程度上走向了“注释法学”的窠臼。[175]

  
  朱苏力认为,中国法学研究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176]范式指“科学共同体”,即在科学发展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也在经历从政法法学、诠释法学向社会法学的转型,故强调体育法学研究积极融入社会科学定性与定量研究环境,以场地笔记、访谈记录、对话、录音和备忘录等方法积累原始资料,由访问、观察、案例研究等多种内容组成,可能更能贴近体育实践。

  
【作者简介】
韩勇,辽宁大连人,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社会与经济教研室副教授,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悉尼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国际奥委会资助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研究生研讨班。自幼深爱文学与体育,9岁发表文章,20岁拥有体育专栏。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法学和奥林匹克,著有《中国足球俱乐部内幕》《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体育纪律处罚研究》《体育法的理论与实践》《奥林匹克文化概览》等专著。北京市奥组委《中学生奥林匹克读本》《小学生奥林匹克读本》主要作者。
【参考文献】
[1] 贾文彤,马国强,郝军龙.构建我国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1(6):832-836.
[2]于善旭.体育法学[C].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05-232.
[3]于善旭.体育法学[C].卢元镇(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7-359.
[4]于善旭、刘静.1995年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概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3(1):1-7.
[5] 李先燕.2004年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概述[C].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分会.亚洲体育法学会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7.
[6] 袁兆春,孔庆余.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7-11.
[7] 郭树理,周青山.普通法系国家体育法学研究的基本框架[J].体育科学,2006(12):73-76.
[8] 萧瀚.“公共人物”登录判决书及陪审团制度萌芽——范志毅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名誉侵权案评析[C].清华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48-440.
[9] 洪波,李轶.公众人物的判断标准、类型及其名誉权的限制———以媒体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为中心[J].当代法学,2006,20(4):88-93.
[10] 李慧.我国体育名人人格权保护与限制问题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 萧瀚.“公共人物”登录判决书及陪审团制度萌芽——范志毅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名誉侵权案评析[C].清华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48-440.
[12] 许添元.体育明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31(5):10.
[13] 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J].中州学刊,2005(2):92-98.
[14] 李慧.我国体育名人人格权保护与限制问题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 韩勇.体育法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6] 许添元.体育明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31(5):10.
[17] 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 刘洁君.真实人物形象权——衍生于传统人格权的新型无形财产权[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9] 杨立新,林旭霞.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74-80.
[20] 李慧.我国体育名人人格权保护与限制问题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 陈锋.论美国法下对运动员形象权的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586-588.
[22] 牛淑敏.我国运动员无形资产保护研究———运动员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法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3.
[23] 许科.我国运动员形象权法律保护研究[J].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4] 郭发产.“集体肖像权”的法律问题——析姚明与可口可乐公司肖像权纠纷案[J].法学,2003(6):126-128.
[25] 蔡璞,袁张帆.体育运动员的形象权及其法律保护[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53.
[26] 邹立刚,陈情旭.中美体育法国际研讨会综述[J].法学,2004(9):118.
[27] 蔡俊五,赵长杰.体育赞助———双赢之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8] 杨晓生,程绍同.体育赞助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9] 邓春林.体育赞助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4):19.
[30] 邓春林.体育赞助的商业权益保护[J].辽宁体育科技,2005(4):9.
[31] 苑高兴,金卫东,李福祥,等.我国体育冠名权的法律性质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6,27(5):40-42.
[32] 常娟,李艳翎.论体育冠名权及其法律界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20-1322.
[33] 马昌骏.试论冠名权合同法律关系[J].法律适用,2003(11):71-72.
[34] 袁凤生,张四清,关锋.体育冠名权有关法律问题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3):17-20.
[35] 蔡俊五,赵长杰.体育赞助———双赢之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23.
[36] 张扬.试论体育赞助协议的法律效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34.
[37] 马昌骏.试论冠名权合同法律关系[J].法律适用,2003(11):71-72.
[38] 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74.
[39] 邓春林.论体育冠名合同的性质及法律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020-1022.
[40] 李艳翎,常娟,郭建平,等.体育冠名权的商业利用与法律保护研究[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体育软科学成果汇编(2005-1).内部资料,2005.78-88
[41] 郭彬.我国体育冠名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及立法建议[J].研究生法学,2006(2):77-81.
[42] 韦之.《保护奥林匹克会徽内罗毕条约》介绍[J].科技与法律,2004(2):77-79.
[43] 韦之.论《奥林匹克保护条例》[J].知识产权研究,2004(4):85-88.
[44] 阳锡禹,李泽波,代天修.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及其法律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37(5): 16-18.
[45] 张厚福,赵勇戈,胡建国,等.体育知识产权的产生与我国体育知识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7-9,25.
[46] 张厚福,赵勇戈,胡建国,等.体育知识产权的客体与法律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12-14.
[47] 周杰,侯海燕.浅析中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若干问题[C].高建(编).社会科学前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转引自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1.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34877.
[48] 于善旭,马法超.体育标志与体育标志权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28—32.
[49] 张广夏.知识产权实务及案例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8.
[50] 李京生.奥林匹克标志的法律保护[C].首都律师论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1] 吕炳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官方属性:一个冲突及其解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 26(3):25-32.
[52] 于善旭,马法超.体育标志与体育标志权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28—32.
[53] 韩勇.体育法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54] 钟秉枢,邱招义,于静.奥林匹克品牌的法律保护及中、美、澳三国间的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6):8-11
[55] 韩勇.体育赛事隐性营销与自救措施[C].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分会.亚洲体育法学会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7.
[56] 胡峰,张振宇.论奥运会隐性营销行为的法律规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28-31.
[57] 赵红梅,刘正韬.限制体育隐性市场行为之理论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2):8-16.
[58] 刘岩.奥林匹克法律事务和标志问题[C].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内部资料,2004.
[59] 韩勇. 体育赛事隐性营销与自救措施[C].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分会.亚洲体育法学会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7.
[60] 杨拥军,杨荣明.体育比赛中版权专利问题的初步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38-40.
[61] 申立.体育竞赛与版权保护[J].体育学刊,2005(2):13-16.
[62] 昊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0.
[63]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21.
[64] 韦之.著作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
[65] 张厚福.论运动竞赛表演的知识产权保护[J].体育科学,2001,(2):18—22.
[66] 于善旭,马法超.体育标志与体育标志权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28—32.
[67] 赵豫.体育竞赛电视转播中著作权的法律问题探讨[C].全国体育法制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1:102—108.
[68] 汤卫东,于善旭.体育竞赛表演的作品属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15-17.
[69] 张厚福,赵勇戈,胡建国,等.体育知识产权的客体与法律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12-14
[70] 张杰.运动竞赛表演中的著作权保护[J].体育学刊,2001,7(4):15-16.
[71] 张厚福.论运动竞赛表演的知识产权保护[J].体育科学,2001,21(2):19-20.
[72] 杨华.职业体育联盟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3] 张旭霞.浅谈体育比赛转播权的法律性质[J].电视研究,2002,(10):70.
[74] 刘强,胡峰.体育竞赛及其电视转播权的知识产权保护[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2):58-62.
[75] 熊任翔.论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国际保护[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6] 蒋新苗,熊任翔.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与知识产权划界初探[J].体育学刊2006,13(1):22-25.
[77] 郭玉军,裴洋.欧洲足球比赛电视转播权转让的竞争法问题研究[C].李双元.国际法比较法论丛(第6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78] 蒋言波,张士忠.体育比赛组织者和场馆经营者对观众的保护责任及例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7(11):1450-1452.
[79] 韩勇.体育赛事观众伤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C].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律视野下的奥运会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7.
[80] 赵豫.体育人身伤害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3):23-26.
[81] 韩勇.甘冒风险理论与体育竞技伤害赔偿[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7.488.
[82] 施洪新,吴云.竞技体育运动员恶意伤害民事赔偿法律问题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3):67-71.
[83] 宋军生,冯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赔偿主体及兑现途径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12):46-48,76.
[84] 白莉,曹士云, 季克异,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37(5):25-28.
[85] 陈博.学校体育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J].体育学刊,2002,9(6):23-26.
[86] 易锋.学校体育活动事故责任分析[J].体育学刊,2002,9(2):19-21.
[87] 劳凯声.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J].人民教育,2000,(10):32-35.
[88] 刘士国.安全关照义务论[J].法学研究,1999,(5):55-56.
[89] 陈博.学校体育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J].体育学刊,2002,9(6):23-26.
[90] 叶卫兵,吕俊.体育比赛中人身伤害的归责原则[J].体育学刊,2004,11(6):23-25.
[91] 朱桂琴.学校事故的归责原则[J].天中学刊,2003,18(4):45-46.
[92] 汤卫东.学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及法律责任[J].体育学刊,2002,9(3) :3.
[93] 杨立新.学生踢球致伤应否承担侵权责任[EB/OL].杨立新民法网,http://www.yanglx.com/dispnews.asp?id=192.
[94] 相关文章可参见:邹立刚,戴仲川(编).华侨大学法学论丛(第1卷)[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92-233.计有文章:黄京平,石磊,陈鹏展.体育竞技中的正当行为研究;林亚刚,赵慧.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的刑法评价;王政勋.论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许发民.体育竞技的正当化根据之刑法社会学分析——从社会相当性理论进行的解释;吴情树.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以大陆法系刑法为文本。
[95]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821.
[96] 石泉.竞技体育活动中恶意伤害行为的刑法评价[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2):67-71.
[97] 林亚刚,赵慧.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的刑法评价[J].政治与法律,2005(2):88-93.
[98] 黄京平,陈鹏展.体育竞技行为的正当化事由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4):32.
[99] 林亚刚,赵慧.竞技体育中伤害行为的刑法评价[J].政治与法律,2005(2).
[100] 黄京平,陈鹏展.体育竞技行为的正当化事由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4):32.
[101] 王政勋.正当行为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52.
[102] 王政勋.论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C].邹立刚,戴仲川(编).华侨大学法学论丛(第1卷).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92-233.
[103] 王政勋.正当行为论[M].法律出版社,2000.352.
[104] 吴情树,陈慰星,王方玉.论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以大陆法系刑法为文本[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28-32.
[105] 杨武,易小坚,刘哲,等.竞技体育伤害行为之刑法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31-32.
[106] 吴情树,陈慰星,王方玉.论体育运动中的正当行为—以大陆法系刑法为文本[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28-32.
[107] 张贵敏.我国运动员流动的法规建设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1-4.
[108] 俞继英,宋全征,杨再淮,等.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J].体育科学,2004, 24(1):1-5,12.
[109] 杨年松.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计量模型与实现机制[J].体育科学,2006,26(7):75-78.
[110] 俞继英,宋全征,杨再淮,等.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J].体育科学,2004, 24(1) :1-5,12.
[111] 王存忠.对运动员转会行为的法律调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4):17.
[112] 韩新君.职业运动员工作合同法律问题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217-219.
[113] 陆占奇.外籍球员纠纷“激活”仲裁待解难题[EB/OL].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会法制 2006-01-10.转引自http://www.btophr.com/lawyer/m_up_view.ASP?id=6005&whoid=28.
[114] 梁慧星.中国是否需要体育产业法[N].市场报,2001-11-15(8).
[115] 蔡晓卫,唐闻捷.体育雇佣关系的定位和法律调整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1168.
[116] 刘剑.我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7] 黄世席.巴西体育法律规制介评[J].河北法学,2003,(3):125-127.
[118] 蔡晓卫,唐闻捷.体育雇佣关系的定位和法律调整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1168.
[119] 韩新君.职业运动员工作合同法律问题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217-219.
[120] 朱文英.从劳动合同法看职业球员工作合同的解除[C].山东大学法学院.奥运会等大型赛事与中国体育法制之完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8.
[121] 邹立刚,陈情旭.中美体育法国际研讨会综述[J].法学,2004(9):118.
[122] 陈蔚.我国足球转会制度的设想[J].中国律师,2001,(2):48-50.
[123] 周进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32-35.
[124] 黄世席.奥林匹克赛事争议与仲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84.
[125] 陈华荣.中国足球运动员转会费的法律性质评析[J].体育学刊,2007,14(1):126-129.
[126] 蒋凡.用法律的眼光,看足球运动员转会[J].法律与生活,2002,(3):54.
[127] 杨薇.论体育行业工会组织与运动员阶层的兴起[J].福建体育科技, 2006,25(5):17-18.
[128] 罗嘉司.竞技体育犯罪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129] 张杰.有关竞技体育中“黑色现象”的法律和道德思考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35(2):17-19.
[130] 王成栋,赖中茂.足坛腐败现象透析及其综合整治———兼论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司法解释[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20(3):169-172.
[131] 韩新君.竞技体育贿赂行为及防范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3):24-27.
[132] 熊文,黄怀权.我国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原因的分析框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144-146.
[133] 李文,吴丽萍,陈瑞梅.“黑哨”现象犯罪成因的主体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23-1324,1331.
[134] 王作富,田宏杰.“黑哨”行为不能以犯罪论处[J].政法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2,20(3):162-164.
[135] 曲新久.“黑哨”行为已构成受贿罪[J]. 政法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20(3):159-161.
[136] 谢望原,陈琴.体育竞技中贿赂犯罪比较研究[J].政法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6):34-38.
[137] 姚仕廉.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兼论足球“黑哨”的定罪处刑[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 8(2):40-43.
[138] 黄明儒,欧阳爱辉.对“黑哨”法律规制问题的NGO语境解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4):76-80.
[139] 姒刚彦,邢建辉.使用兴奋剂的心理学问题[C].张力为,任未多(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1-382.
[140] 贝恩渤,蒋玉跃.国际体坛兴奋剂问题道德与哲学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36(5):18.
[141] 刘淑英,陈兰波.反兴奋剂的伦理学依据[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42-43.
[142] 刘湘溶,龚正伟.体育运动中“兴奋剂使用”的伦理思考[J].伦理学研究,2004,13(5).
[143] 杨要武.对兴奋剂程序中举证合法性的探讨[EB/OL].http://www.sportinfo.net.cn/MENU2/sport_development/gw tydt/2000/0306-4.htm.
[144] 闫旭峰,余敏.国际反兴奋剂立法发展趋势与我国反兴奋剂立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453.
[145] 赵豫,白永正,汪梅.反兴奋剂立法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文化导刊,2005(9):32.
[146] 罗小霜.浅析反兴奋剂处罚的归责原则[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6):18-21.
[147] 韩勇.兴奋剂处罚的“严格责任”原则[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17-21.
[148] 石岩.竞技体育中的攻击与暴力:运动心理学界的一次争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1-4 .
[149] 符明秋,周喜华.足球暴力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探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4):680.
[150] 刘志民,丁燕华:对英格兰足球流氓暴力行为产生原因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25.
[151] 丁海勇.足球流氓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 27(2):16.
[152] 仲达.球场观众暴力形成机制及要素分析[J].体育学刊, 2005, 12(6):39-41.
[153] 朱小平.足球球迷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2):34.
[154] 石岩.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遏制策略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3,24(5):14.
[155] 张胜前.试析球迷闹事事件防范与处置对策[J].政法学刊,2001,18(3):64-67.
[156] 张力为,毛志雄.应用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2-443.
[157] 于善旭.体育仲裁法律制度研究[J].法学,2004,(11):3-6.
[158] 于善旭,张剑,陈岩,等.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2):4-11.
[159] 于善旭.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若干基础性难点问题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6-1449.
[160] 汤卫东.中国体育仲裁理论之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61] 郭树理. 体育纠纷的多元化救济机制探讨:比较法与国际法的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62] 黄世席.国际体育仲裁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博士毕业论文,2004.
[163] 宋连斌,杨玲,范莹璞.2006年体育仲裁法国际研讨会综述[J]. 广州仲裁委员会. 仲裁研究(第十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89-94.
[164] 邓茗.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及我国之借鉴[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7(4):65-68.
[165] 宋连斌,杨玲,范莹璞.2006年体育仲裁法国际研讨会综述[J]. 广州仲裁委员会. 仲裁研究(第十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89-94.
[166] 于善旭.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若干基础性难点问题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9(11):1446-1449.
[167] 苏明忠.国际体育仲裁制度评介[J].中外法学,1996.(6):48.
[168] 宋军生.论强制性体育仲裁中的法律冲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453-1454.
[169] 汤卫东,沈建华.论体育仲裁协议的强制性特征[J].法学2004(11):7-10.
[170] 于善旭.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若干基础性难点问题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9(11):1446-1449.
[171] 贾文彤,马国强,郝军龙.构建我国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1(6):832-836.
[172] 李先燕.2004年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概述[C].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分会.亚洲体育法学会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内部资料,2007.
[173] 贾文彤,赵婕,张金奎.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软科学立项项目看体育法学研究状况(1996-2006)[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50-53.
[174] 贾文彤,马国强,郝军龙.构建我国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1(6):832-836.
[175] 贾文彤,郝军龙.我国体育法学理论体系构建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5-8.
[176] 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6-19.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