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前沿生命科学技术的法律问题

  
  2003年5月9日颁布并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2004年12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也是在相同背景下产生的,非典的发生暴露出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很多漏洞,甚至为了抑制骚乱很多部门不得不欺上瞒下,谎报发病数量。其实非典与我国基因资源被窃取不无关系,很多科学家在分析后认为非典算是一场生物攻击,在掌握我国人种基因的特殊性后,对特殊部分加以分析,从而制造相关病毒并不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我国本身立法完善,在基因保护上又没有漏洞,对国家安全也是意义重大的。

  
  对于立法滞后的问题,只能是从法的预防功能上入手,防患于未然。

  
  第三、是我国生命法学缺乏实践性

  
  缺乏实践性不单单是立法的问题,我国有大小法律400多部,但实际法院能够在判决中引用的不到40部,很多法律都存在缺乏实践性,有待司法化的问题,正如有些学者所言,目前很多部门法都还没有司法化,就更不要谈什么宪法司法化,那么对于生命法学来说就更是如此。

  
  不过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其相关立法的实践性也会逐步提高,其实这一问题从我国相关立法者的分布就可以清楚地发现,为什么生命法学的研究者不集中在西部,不集中在边疆,而偏偏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呢?就是技术与法律的连带性问题。有实体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

  
  缺乏实践性不单单是立法的问题,还需要其他学科,其他部门的共同发展。

  
  结束语

  
  其实说到前沿生物技术,当然不限于生物技术,但绝大多数都与基因技术相关,从基因测序到辅助生殖。我们相信随之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相关立法也会更趋完善。

【作者简介】
刘晓枫,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任职。
【注释】 高崇明 张爱琴编著《生物伦理学十五讲》2004年3月第一版 第16页
杨金山编著:《前沿科技之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页
黄丁全编著:《医疗 法律与生物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第422页
王迁编著《论“基因歧视及法律对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页
广义的基因检测包括基因甄别和基因检测,而狭义的基因检测仅指基因甄别。
王迁编著《论“基因歧视及法律对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3页
Genetic Service in Ontario: Mapping the Future, Report of Provinci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New Predictive    Genetic Technologies, P. 9 (2001)
参见“新浪网”转载“人民网”报道《基因芯片啥模样》 http:// eladies.sian.com.cn/h/n/19414. html.
See Lawrence Low, Genetic Discrimination in Life Insur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Cross Sectional Survey of Genetic Support Groups in the United Kingdom,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 317, P, 1632 (1998)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1992)
Draf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uidelines on bioethics (1999)
王迁编著《论“基因歧视及法律对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83页
王迁编著《论“基因歧视及法律对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86页
王迁编著《论“基因歧视及法律对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93页
王迁编著《论“基因歧视及法律对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86页
谈大正编著《生命法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142页,
谈大正编著《生命法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148页,
张田勘编著:《基因时代与基因经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黄丁全编著:《医疗 法律与生物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第455页
黄丁全编著:《医疗 法律与生物伦理》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第460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