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佳士得拍卖对中国舆论外交的启示

佳士得拍卖对中国舆论外交的启示


阚敬侠


【摘要】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兔首风波,引起了中国舆论的外交攻势。此事折射21世纪中法关系新的发展路径。中国的舆论外交必须着眼于大国外交和文化外交,避免过度的网络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努力争取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
【关键词】舆论;外交;文化;国际关系
【全文】
  
  近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强烈反对,执意拍卖昔日从中国劫掠的圆明园鼠首兔首文物。并且,法国媒体对中国的强烈反应亦表现出漠视,鲜有大幅报道,只有《世界报》在拍卖结束后发表了一篇评论。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纽约时报》显得隔岸观火,给予比较客观中立的报道。佳士得对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制裁发表了不痛不痒的声明。而纵观中国国内舆论,中国外交部和国家文物局多次发表强硬声明,中国国内的律师团赴法展开诉讼,民间舆论和旅法华人也多是抗议之声。不过,也有部分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发出了另外的声音,主张冷静、理性对待。

  
  这个舆论事件,其实反映了近来中法关系仍然存在的僵局。尽管法国政府先前派出前总理拉法兰访华,释放和解信号,法国还是显然并不轻易做出大的让步。拉法兰说,中法关系的核心是西藏问题,中国予以否认。国内外评论多认为,萨科齐之所以一意孤行,是为了标新立异,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在国际赢得声誉,在国内争取民心。

  
  中法关系陷入低谷,目前看来法国损失颇多。一是中国刻意冷淡法国,取消外贸订单,二是法国在华企业受到中国民众不同程度的抵制。在经济学家看来,在此金融危机时刻,法国甘愿得罪中国这个目前最富有国家,实属不可思议。当然,萨科齐也会认为,法国在经济上并不依靠中国,而中国的就业问题却依赖于对法出口,中国在高科技进口方面也有求于法国。与法国对华的强硬态度相比,深陷金融危机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近来对华关系却在朝向合作共赢方面发展,英、德等国也是如此。为什么二流强国的法国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中国交恶呢?

  
  回顾二战以来中法关系历史,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在两大阵营对立时期,法国是唯一一个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从戴高乐、蓬皮杜到希拉克,中法关系可谓密切合作,鲜有波澜。究其原因,不在于法国的宽厚仁义,而在于其国际利益考量。法国曾经产生声名赫赫的拿破仑帝国,也产生过世界社会主义先驱的法国大革命,在文化上,产生过法国民法典,诞生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还有雨果、巴尔扎克等大文豪。可以说,法国是个骨子里充满高贵和优越感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即使当它处于相对劣势的时候,也仍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影响力。因此,戴高乐可以凭数千人的军队,在英国的庇护下重振法国,也可以不顾美国的不满,执意与中国建交和发展友好关系。一句话,法国在国际事务上不愿做附庸和小跟班,而是始终维护其大国心态。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