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师生关系的淡化、异化和恶化

  

  (11)以上大抵就是传统师生关系的整体概括,也是师生关系的理想描述。伴随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师生关系突破了单纯的师徒人身属性,契约属性逐步进入并深刻镶嵌于其中。如果说,这是师生关系认识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话,那么,在契约属性越来越彰显以至于出现师生关系人身属性淡漠的时候,再重新承认并确立师生关系的人身属性,就是师生关系认识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教育迅猛发展、阔步前进的今天,无论从纵向上与过去相比,还是横向上与尚存的单纯师生关系相比,师生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些可以感知的变化。从实际出发,结合原生态的师生关系,今日师生关系之变化可以大致归纳为淡化、异化和恶化。 


  

  二 


  

  (12)所谓师生关系的淡化,主要是指师生关系人身属性和契约属性消磨与损耗的过程和趋势。前文已经指出,师生关系不仅有契约属性,也要有人身(身份)属性。师生关系的淡化,首先是人身属性的淡化,这也是师生关系淡化的最突出表现。人身属性是师生关系在道德伦理层次上的必然要求,也是道德伦理层次师生关系的应有内涵。然而,今日之师生关系却越来越笼罩着契约色彩,权利义务的较量成分增多。从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出发,这固然可以理解,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的普遍实施、高中阶段高考制度指挥棒作用的长期制约、高校扩招政策与收费制度的大力改革,以及大量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商业化色彩的强烈影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越来越注重权利义务关系的划分,围绕“利益”中心讨价还价、精打细算。于是,教育消费理念渐趋深入人心,受教育者维权意识的成长势如破竹。新生一进校门,就明确界定了自己的消费者身份,对教育培养机构提供的硬件软件服务,可以大胆表达异见,一旦不合心意则纷纷“为权利而斗争”,使出诸如改善服务、学费折扣或者干脆退学等招数,保全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13)这样一来,作为教育服务契约指引下的师生关系,也自然弥漫着浓郁的契约色彩。学生走进课堂便是在享受权利,教师登上讲台则是在履行义务。由于这些权利义务是在教育服务契约的指引下产生,契约利益是权利人的终极追求,因而也只能归属于抽象的法准则,也是最为底线的权利义务,不可能上升为更高层次的道德伦理法则。于是,师生关系就会被动地陷入单纯的契约困境,其人身属性则成为了师生关系运转中的奢侈品。这是客观现实,它一旦作用于教育关系主体之意志,便会逐渐形成一种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教师只要完成最为底线的教育义务,学生只要能够享受到最为底线的受教育权利,则两来无事,师生关系倒也四平八稳地维系。这种师生关系的平淡模式尚算正常,即师生关系之常态。此时,一旦最为底线的义务没有到位,最为底线的权利也未能换来,则或许在师生关系中荡起一时的波澜,如学生对不负责任的教师提出意见或者向校方投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罢课事件等。应当说,这也是师生关系契约属性的应有之义。 


  

  (14)可是,当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都心照不宣地看淡教育服务的契约属性时,师生关系的理想状态追求就会更成问题。这就是师生关系淡化在契约属性上的体现。在学风日下的今天,即便是将师生关系的人身属性剥离出去,只保留其契约属性,教育效果也不容乐观。因为在此种环境影响下,契约权利将会被漠视,契约义务也会被懈怠。于是,有些教师上课可能只不过是在完成其额定的教学任务,将人民教育事业简单看作自己的一只“饭碗”,如有其他收入更高的兼职,则又将教育事业看作一份副业,工资收入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汽车勉强提供几次“加油费”而已。如此等等,为师者主业与副业颠倒的现象并非少见,有些为师者,即便单一从事教育主业,也并非全力以赴、专心致志。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名言:“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显然,教师责任意识淡薄了,自然会殃及业务能力的抬升,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多半成为空话,再去奢求师生关系的浓郁人格属性与身份属性,也就不切实际了。 


  

  (15)与此同时,有些学生也忽视了主要矛盾,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将大学校园看成了游乐场、度假村、休养院、避难所,宿舍变成了网吧、厨房、棋牌室、游戏机房或者恋人幽会的场所。玩乐享受混日子成为了主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变成了副业。即便是副业,有些学生也不去用心经营,而是任其荒芜,直至彻底作废。如果这种现象只是个别现象而没有形成一种风气,倒也对绝大多数同学安心攻克学业没有多少妨碍,学风在整体上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反之,如果这种现象在校园内形成了一定气候,就会产生规模效应,极强的传染性会使更多易感人群受到侵扰,学风由此退化,直至败坏。令人担忧的是,高校持续扩招,大学入学门槛降低,市场化因素渗透到教育领域,如果教育者又疏于学生管理,上述不良学风在不少高校中自然就会十分盛行。 


  

  (16)一方面是为师者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的滑坡,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及综合素质提高的散漫和不屑,两种合力很容易使师生关系逐渐淡化。试想,如果连为师者都看扁了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何谈其能够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些课堂上尽是充斥着一些没用的东西,不是天南地北地吹牛胡侃,就是百无聊赖地念书划书。更有甚者,向学生灌输一些与课程内容毫无干系的牢骚,[5]有的竟然以身说法,教给学生如何在社会上走歪门邪道。[6]旅美学者吴澧先生在《学术与灌输》一文中指出“教授练的是以文本立论的内功连绵掌”,并以美国教授的通常作法为例,告诉我们美国教授“在课堂上仅是价值中立地教书而已,并不对学生作政治灌输”。所以才导致这样一个结果:学生上了一学年课都猜不出任课教师在大选时会投哪个党。因此,作为道业传授者,教师对待教书育人职业需要本分,对待知识与科学也应当有老实的态度。相反,不本分不老实的教师越多,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不良熏染就越严重。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在此种环境下非常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自己的辨别和抵御能力一旦下降,则会养成散漫放任的坏习惯,甚至随波逐流地信奉“读书无用论”,[7]对知识不再尊重,对传授知识的老师也就更视而不见,甚至觉得可有可无了。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及综合素质提高的散漫和不屑态度,也会反过来让那些责任心强的老师感到失望,形成心理落差,即便想作出增强师生关系浓度的努力,也往往会因为得不到更多理解而黯然作罢。显然,这些变化都在无形中冲淡师生关系的身份属性和契约属性。 


  

  (17)这样的师生关系尽管还算不上糟糕,但也足以让珍惜师生关系的人感到寒心。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师恩难忘”,确实值得一问。不必指望学生毕业之后还能记住那些授业的老师,单是在读书时的校园里能够得到学生的起码尊重,已经算是相当荣幸了。当然,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造成师生关系的淡化,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与社会整体大气候和教育模式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也关系甚巨。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焕然一新。但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中,一些人的价值观也仿佛发生了核聚变,是非、善恶、美丑等基本价值判断大有被扭曲之势,利益重心主义盛行,人际交流关系变少,人际交易关系增多,充斥着浓厚功利色彩的人际交际现象比比皆是。当这种观念渗透到校园时,师生关系也会发生属性污染,学生不把老师当成老师,老师不把学生当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凡对己有用者,暂时认之,凡对自己无用者,行同陌路。[8]如此环境如此思想,师生关系不淡化才怪呢。 


  

  (18)淡化的师生关系反过来又会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压缩效应,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生成也无疑会遇到困难。应当说,师生关系的淡化仅仅是量变,即师生关系的色彩由浓变淡,身份属性和契约属性并未完全消失。不过,如果放任师生关系淡化的趋势蔓延,终究会发生质变。质变的结果有二:一是师生关系的异化,一是师生关系的恶化。从变量上讲,前者是轻度质变,后者是重度质变。 


  

  (19)所谓师生关系的异化,是指师生关系契约属性和人身(身份)属性的颠倒、覆没与变异的过程、趋势以及状态。与师生关系淡化一样,师生关系的异化仍然首先是人身属性的异化,一般地说,主要表现为人身属性的虚无或颠倒,但这仅仅是抽象表现。那么,师生关系人身属性异化又有什么具体表现呢?从师生关系实践角度观察,异化表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 


  

  (20)前文已经指出,原生态的师生关系必然包涵严肃的批评。批评是师生关系人身属性的必要内容。严肃的批评是师生关系健康发展的表现之一。然而,在异化的师生关系中,批评发生了质变,变得不再是批评,甚至完全没有了批评。原生态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为了汲取知识营养、求解疑难困惑,总是追随老师问个究竟,师生之间折射出一种相互尊重与信任,老师不摆架子,学生没有不恭,单纯而和谐地相处。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点,老师也会怀着一颗爱心坦诚而严肃地批评,学生也因此产生了对老师的敬畏之情。但在异化了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非但缺少了学术交流,而且也没有了批评。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心已化为烟雾,飘到“三万英尺的云里”,在不少学生眼里,老师只不过是为满足教育消费者权利而履行义务的工具而已。至于对师者的尊重和敬畏,几乎被置于边界之外。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