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证责任问题上,无论是我国《仲裁法》还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都遵循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规定仲裁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行收集证据。[50]因此,在涉及贿赂的案件中,应由主张存在贿赂情形的当事人负举证责任;同时,考虑到对于涉及贿赂的案件,举证具有特殊困难性,而贿赂行为又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仲裁庭在认为必要时应该借鉴前述ICC8891号案件中仲裁庭的做法,主动介入对案情的调查及证据的调取。
另外,在案件涉及贿赂的情况下,仲裁庭应当向有关检察机关报告。但考虑到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我们认为,仲裁庭仅在经过审理后认定确实存在贿赂情形时,才有报告的义务。
(三)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我国是1958年《纽约公约》的缔约国,因此我国法院在面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申请时,多数情况下都是依照《纽约公约》的规定对其进行审查。我们认为,如果被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辩,主张裁决是基于一个以贿赂为目的的合同作出的,那么人民法院应根据被申请人提出的证据对此进行审查。如果经过审查,被申请人主张的贿赂情形属实,则人民法院应以执行该裁决违背我国公共政策为由拒绝承认与执行。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国际商事仲裁中涉及贿赂的合同的仲裁问题进行的介绍与探讨,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具有贿赂内容的合同争议可以仲裁、应由仲裁庭对争议行使管辖权;第二,通过审理,仲裁庭如果认定存在贿赂的事实,应裁定合同无效,驳回当事人的请求,并向有关国家机关报告;第三,如果被请求承认与执行裁决的法院发现仲裁裁决是基于包含有贿赂内容的合同做出的,则应以裁决违背公共政策为由,拒绝承认与执行。
不过,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在涉及贿赂的合同的仲裁问题上,尚有一些不甚明朗之处,比如仲裁庭应适用何种法律来对争议进行审理、是否应主动参与对有关证据的收集,被请求承认与执行裁决的法院应如何在遏制跨国腐败行为与维护仲裁裁决的终局性之间寻求平衡等等。对这些疑问作出合理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打击国际商事交易中的腐败现象、维护国际商事交易的健康秩序,而且对国际商事仲裁理论的完善及实践的发展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是今后摆在国际商事仲裁学术界与实务部门面前的共同任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裴洋,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原文发表于《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合作者为郭玉军教授。
【注释】
A. Rdefern and M. Hunte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3rd ed), Sweet & Maxwell, 1999, p.149.
参见赵健著:《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187页。
A. Rdefern and M. Hunte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3rd ed), Sweet & Maxwell, 1999, p.152.
ICC Case No.1110, See Philippe Fouchard, Emmanuel Gaillard: Fouchard, Gaillard, Goldman o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p.353.
同上注,p.354.
A. Rdefern and M. Hunte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3rd ed.), Sweet & Maxwell, 1999, p.153.实际上,作者在该书第一版中还对Lagergren的处理方法持支持态度,其理论基础是”对非法或不道德的对价不能诉请履行”(ex turpi causa action non oritur).到该书第三版时,态度已经转变:A. Rdefern and M. Hunte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Sweet & Maxwell, 1986, p.108.
该款规定“仲裁庭可以对它自己的管辖权包括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或效力的任何异议,作出裁定。为此目的,构成合同的一部分的仲裁条款应视为独立于其他合同条款以外的一项协议。仲裁庭作出关于合同无效的决定,不应在法律上导致仲裁条款的无效”。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在Hubco v.WAPDA一案中裁定,WAPDA提出的关于合同存在行贿内容的主张应该由法院审理而非仲裁庭,并且发布禁令要求Hubco退出针对WAPDA的仲裁程序。(2000)16 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 431.
Audley Sheppard and Joachim Delaney, Corruption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第十界国际反腐败大会(the 10th International Anti-Corruption Conference)论文 , http://www.10iacc.org/content.phtml?documents=106&art=167,2004年9月1日访问。
Audley Sheppard and Joachim Delaney supra note.
ICC case No.8891(1998),in Journal du Droit International 4 (2000) 1076.
Gary Born,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ommentary &Materials,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1994, p.534.
Westacre Investment Inc. v Jugoimport-Spdrholding Co. Ltd and others, Q.B,288.
朱克鹏著:《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朱克鹏前引书,第298页。
J.Lew, Applicable Law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1978), p.534,转引自朱克鹏前引书,第318页。
A. Timothy Marti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Corruption: An Evolving Standard, Transnational Dispute Management, Vol.I, issue 2, May 2004.
ICC case No.5622(Hilmarton-1988&1992).该案不仅过了两次仲裁程序,而且瑞士、法国和英国的法院都曾先后介入。学术界此前多从已撤销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角度来探讨该案,参见赵健著:《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266页。在此,笔者将仅在本文主题范围之内对该案进行介绍与讨论。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17条规定:各缔约国应考虑必要的立法和其他措施,将下列故意实施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一)直接或间接向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任何人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任何不正当好处,以使其滥用本人的实际影响力或者被认为具有的影响力,为该行为的造意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从缔约国的行政部门或者公共机关获得不正当好处;(二)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任何人员为其本人或者他人直接或间接索取或者收受任何不正当好处,以作为该公职人员或者该其他人员滥用本人的实际影响力或者被认为具有的影响力,从缔约国的行政部门或者公共机关获得任何不正当好处的条件。
袁彬:《论影响力交易罪》,载于《法学论坛》2004年第19卷第3期,第78页。
A. Timothy Marti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Corruption: An Evolving Standard, Transnational Dispute Management, Vol.I, issue 2, May 2004.
Jose Rossell and Harvey Prager, Illicit Commissions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The Question of Proof (1999), 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 Vol. 15, No. 4, p. 348.
该款规定:“当事人各方对其申诉或答辩所依据的事实应付举证之责”。
A. Timothy Martin supra note.
ICC case No. 6497 (1994).
Westacre Investment Inc. v Jugoimport-Spdrholding Co. Ltd and others, Q.B,288.
A. Rdefern and M. Hunte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3rd ed), Sweet & Maxwell, 1999, p.153.
A. Timothy Martin supra note.
ICC case No.8891(1998),in Journal du Droit International 4 (2000) 1076.
《ICC仲裁规则》第27条规定:仲裁庭在签署仲裁裁决前,应将其草稿提交仲裁院。仲裁院可在不影响仲裁庭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决定的情况下提出对裁决形式的修改意见。仲裁院也可提起仲裁庭对实体问题的注意。在仲裁院批准裁决的形式之前,仲裁庭不得签发裁决。
宋连斌著:《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以色列《
仲裁法》规定,如仲裁员怀疑争议系犯罪行为,在继续仲裁程序之前,必须报告首席检察官(Attorney General)。参见宋连斌前引书,第124页。
A. Timothy Marti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Corruption: An Evolving Standard, Transnational Dispute Management, Vol.I, issue 2,May 2004
A. Timothy Martin supra note.
Nelson Enonchong, The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Based on Illegal Contracts,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Part4, November 2000, p.495.
Q.B.448.
Nelson Enonchong supra note, p.498.
Q.B.448.
Soleimany v. Soleimany, Q.B.786.
Westacre Investment Inc. v Jugoimport-Spdrholding Co. Ltd and others, Q.B,800
2 Lloyd’s Rep.222.
Nelson Enonchong, The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Based on Illegal Contracts,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Part 4, November 2000, p.520.
Q.B.786.
Q.B,800.
Q.B.288.
Nelson Enonchong, The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Based on Illegal Contracts,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Part4, November 2000, p.509.
参见《
仲裁法》第
19条第1款、2000年《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
5条。
黄进、宋连斌、徐前权著:《仲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第95页。
郭晓文主编:《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卷》,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40页。
见《
仲裁法》第
43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