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一个包子引发的信任危机

一个包子引发的信任危机


车浩


【关键词】文献
【全文】
  真实生活的荒谬度一点也不辜负卡夫卡的想象力。在《变形记》中,人一觉醒来,已是昆虫身。几天前,当“纸做的包子”这则新闻出台时,相信很多人也是一觉醒来,惶惑不已——原来自己并不是肉食动物,早默默地改吃木头了。一摸肚子,全是纸,还不是报纸,是没文化的纸箱子。愤怒啊。于是万众一口地谴责恶心的纸馅包子和黑心摊主,还要千恩万谢勇敢的记者,帮我们揭穿真相,否则纸包子一直吃下去,余生岂不是变成纸人了? 这事影响极坏,据说连美国和日本都知道了。海内外一起震惊,议论热度直升。可谁能想到不过几天而已,包子就被平反了。原来,经过有关部门的深入调查,发现这个被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和多家媒体竞相报道的“纸做的包子”,竟然是一个假新闻。
  闹了半天,包子不是假的,揭露包子的新闻才是假的。纸馅的包子没查出来,倒是查出一个谎言馅的新闻。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导演就是北京电视台的《透明度》。
  北京电视台的《透明度》宣称该节目的宗旨是,“通过记者真实的调查体验,告知消费者在遭遇假冒伪劣商品时如何进行正确的辨别和挑选。”如今,这个以打假为己任的节目自己就贡献了一项假冒伪劣的商品,且造假技术之高,把地球人都给忽悠了。它成为了它声称要调查的对象本身。与这场“贼喊捉贼”的闹剧相比,纸包子的荒谬度倒是小意思了。
  这实在是让人有点无语了。打假英雄原来也是假的,我们到底还能信谁?
  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也是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恰恰是由于陌生人之间的不信任和对真实信息的高度需求,才会把每个人的信任集中和寄托在一些制度和机构上,这些制度和机构被假定更具有“真实”和“责任”的性质,从而获得了超出个体声望的公信力。比如政府,与个人酒后拍胸脯的保证相比,政府的红头文件当然更让人放心;可是,很多事情表明,“总统也是靠不住的”,不是有水门事件么,记者在这里就扮演了比政府更让人信任和尊重的角色。近代以来,新闻媒体与记者,借助于建立在宪法基础之上的言论自由,形成了一支位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近年来的中国社会,民众的权利意识增强,“第四种权力”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揭露社会黑暗、启蒙民智方面有了不少骄人的成就。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击网络,不再是万里山河一片红,深度、冷静、中立的报道和分析随处可见,这些成就承载着无数新闻人的光荣和梦想,也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媒体的公信力。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