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人权的历程:《人权二十讲》导读

  然而,在人权概念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始终存在着巨大分歧。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权的理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以自由主义为核心,以自由权为重点。它们遭到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后者往往强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沃伦•霍勒曼的文章《西方人权运动中的个人主义》,就分析了这种状况。1993年世界人权会议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试图调和不同的观点。《宣言》肯定,在人权问题上应当考虑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的意义,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但强调,不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如何,各个国家都有义务促进和保护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它代表了国际社会在人权问题上最广泛的共识。在学术界,一些人也致力于从新的角度论证人权:美国的罗尔斯从“作为平等的正义”角度建构了人权的基础;英国的米尔恩主张在“最低限度的道德权利”的意义上确立对人权的统一认识。
  人权保护的法律实践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通过在宪法中规定公民权利并赋予法院审查的权力,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机制。“二战”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布朗案件(摒弃种族隔离)、米兰达案件(对犯罪嫌疑人的告知)、戈德伯格案件(终止福利的正当程序)等众多案件的判决,似乎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而在欧洲,众多国家参加了《欧洲人权公约》,并接受超国家的机构——欧洲人权法院——的审查,更是史无前例。德沃金等学者讨论的“基于良心的违抗”,同样把人权提升到高于法律的地位,虽然他们的讨论多半仍在各自的宪法框架内进行。
  然而,人权的实现不仅仅是法律的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现有的法律体系会成为实现人权的障碍。法律上对妇女的歧视,在许多国家都已取消了;但消除歧视、实现真正平等,是一条漫长的、到今天都还没有终点的道路。托马谢夫斯基的文章《妇女权利:从禁止歧视到消灭歧视》,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习惯和宗教对落实妇女权利的制约。简•汉考克的著作则向我们证明,法律所确认的现存权力关系使它倾向于回避环境恶化、人权遭到侵犯的现实。
  当今世界已经初步形成了人权的国际监督和保护体系,这个体系对于改善世界范围内的人权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联合国以检查-报告-行动为框架的监督手段,受到联合国自身权威的限制,也受到联合国决策机制的限制,实际行动能力有限。西方国家对人权事业的热心推动,在别的国家却常常遭致反感。当他们的人权外交与自身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时,就更加可疑。而当他们以人权名义进行的战争导致大量无辜的伤亡,其道德正当性也就失去了。这一切向我们预示了人权普遍性与地方性的难题,追求人权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悖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