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管理中要引进竞争机制。以竞赛的形式组织管理,能引起少年的浓厚兴趣。通过学习、劳动、遵规守纪、学雷锋等竞赛活动,在评比优秀学员、减期、准假探亲、凭票就餐、发放奖金等处遇多方面给予相应的奖励,则能通过这一整套激励竞争机制,调动未成年
教养人员的积极性。
三、教育上从新
(一)、改变旧有的劳教所沿袭下来的“管教”与“劳教”的称谓,改称谓“老师”与“学员”,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出爱护和关心之情。
(二)、建立健全教育机构。劳教所应参照国家教委对学校编制的基本要求相应设立教导处,成立教育改造研究室。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未成年教养人员的特点,编制适合未成年教养人员教育的计划和教材,从师资、教材、课堂、教具、。学员等多方面层层落实,按校园要求开展教育。
(三)、根据未成年教养人员的文化层次、认识特点、违法性质、恶习程度、现实表现和改造态度的差异,有目的地将他们划分成不同的改造层次、改造阶段来确定教育的内容。如属于心理上的偏差,则以心理治疗为主;如属于行为上的错误,则重在行为训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忽视对独生子女的心理诱导;抓紧抓好流失生、盲流乞讨少年的行为矫正。
(四)、技术教育要改变“干什么、学什么”、“大锅煮”的旧模式,搞一些重点投资项目,从社会需求、谋生择业出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未成年劳教人员出所后择业竞争的能力。
四、生活上从优
(一)、根据少年成长时期的生理需求特点,想方设法提高未成年教养人员的生活水平,保证这些未成年人在生长发育中所需的足够的营养条件。从目前来看,市场价格变化较大,仅靠调剂改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劳教所必须重新确定未成年教养人员的生活标准。
(二)、千方百计改善居住条件,加快劳教所基本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劳教所内未成年教养人员数量少、课时多、劳动轻,要求单独编队,往往会被安排在边远偏僻的地区居住,住房条件得不到改善,生活设施也不配套,影响到未成年教养人员的成长。根据少年身心发育尤其是喜“动”厌“静”的特点,劳教所在未成年教养人员宿舍的选址和建设中,也要考虑到设计一定的活动场地,方便他们的生活。同时,居住面积也要适当地放宽,宿舍要求通风明亮,各种配套生活设施尽可能完备。
(三)、卫生保健也要积极跟上。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组织未成年教养人员体检、洗澡、清洗被褥,还要注意环境卫生的整洁,消灭各种流行病的传染源。在休息上,也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