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题:中原人文传统观察
我们的旅游路线是:5月1日上午去登封少林寺,下午去洛阳龙门石窟;5月2日上午参观洛阳市中心的“天子驾六博物馆”,然后直赴白马寺,下午到开封,先游览了龙亭,以大相国寺为此次旅游终点。几天旅游,去的都是重要古迹景点,但中原文化五千年,所见恐怕不及河南省古迹的百分之一。26年前,当我游历除开封以外的其他地方时,印象中似乎所有古迹都不要门票,但至者寥寥;可现在不行了,门票动辄上百,却依然游客如云——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
我发觉河南导游与他处不同,他们在介绍景点时,往往会提及景点所在的地理位置,原因或许在于,民族先人在河南上演过无数历史悲喜剧,不知道人文地理,就难于理解历史事件。过去只在字面上知道洛阳“居天下之中”,为形胜之地。这次通过导游小周的解说,实际看到,洛阳在一个盆地里,北面是靠近黄河的邙山,南面是伏牛山,西面是秦岭的崤山,东面就是南岳嵩山,伊、洛二水穿行其间,的确是形胜之地,然而,却在历史上也无数次被攻破过。由此想到,当魏惠文王说“美哉山川之固,此魏国之福也”时,吴起却说:“在德不在险”,仅此一点,便无愧于大军事家的称号。在洛阳还有一个小插曲:导游说,除了毛泽东,国家领导人都来过洛阳,而毛泽东没来过,人们推测,毛被人称为“红太阳”,而洛阳是“落阳”的谐音。不过,导游不断解释说,这恐怕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旅游在开封结束。开封处于黄河之下13米,历史上金人定都不久,成吉思汗历史上第一次扒开黄河,水淹汴梁,灭掉了金国。此后许多人都以此法求得战争的胜利,最近的一次就是抗日战争时国民政府“以水代兵”、阻滞日军的花园口掘堤。尽管军事上获得了“以空间换时间”的一时成效,却因此而丧失了民心。4月29日,张守文就曾带队自助旅游,湛中乐、沈岿、金锦萍、凌斌、许德峰和我参加,在郑州花园口黄河边上的掘堤、堵口两处纪念地上凭吊历史。时届黄昏,倍感苍凉。近年树起的掘堤碑上说,当时郑州以下、包括开封,“洪水所至,庐舍荡然,饿殍遍野,尽成泽国”。想象彼时情景,古今同慨,定如一千八百年前曹操诗里说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中国自古便多慷慨之士,大概与民族的多灾多难有关吧。
大家在开封时都奇怪:开封如此地势,古代许多朝代,为什么还要定都于此?答案很简单,就是这里靠近江南,漕运容易,“就食”方便。在北宋时,南方已经比北方发达,尽管二十四史记载的五千年历史多数上演于北方,但到北宋时,沈括就已经在《梦溪笔谈》中嘲笑北方人的愚直落后了。
这次旅游基本上是佛教之旅,除洛阳的“天子驾六博物馆”和开封的“龙亭”外,始于登封少林寺,中经龙门佛教石窟、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少林寺,从1982年至今,已经阔别近26年了!只见山门前游人如市,早已没有僧侣清静修行之地的感觉。少林寺本身也非常商业化,在金庸小说中描写的难进的山门早已大开,快要被人们踏破了。在这里,只能想象古代禅修之形象,现代人们所有者只是古代文明的躯壳,所无者乃古代文明之精神。少林寺塔林本是历代高僧大德的安息之所在,现在也充斥着俗氛秽行,所谓“秽行”就是指那些守卫塔林的武僧们往往把某些“有缘”的游客拉在一边,为他们算命而收取算金的行为,没准儿还会为他们“说因缘”呢。即使禅宗讲究“顿悟”和“明心见性”,这样的市俚行为恐怕也难容于佛祖。不过,我在寺中和塔林中就没见过一位受过戒的僧人,更无高僧大德,不知他们都在哪里修行;而且,就像少林寺里这样喧嚣如市的地方,不说修行,即使练武也不可能。后来在开封大相国寺遇到一位安徽来的游方僧,给我简略解释了现代中国佛教的等级,只有穿灰袍的才是真正受过戒的和尚,而我在少林寺里见到的僧人都是穿黄袍的,因而他们多是类似居士的“和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人”。我们只是在来少林寺的路上看见一片树林中有一些灰袍僧人在习武,因而我们这些游客都非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