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痛定思痛,把专利战略作为公司的生命线,把专利联营作为独立经营项目予以拓展
有些大公司长期忽略专利问题,受到了重大损失,为此,它们及时修正专利战略的地位和内容,开展专利联营,努力获得专利回报。例如,柯达公司投产自主研发的一次性照相机技术时忽略了个别竞争性专利,被控专利侵权后,柯达公司不以为然,结果,诉讼打了14年,柯达公司在1990年败诉。它不但耗费了1亿美元律师费,还被迫支付了9.25亿美元赔偿金;被迫关闭投资15亿美元建设的工厂;解雇了700多名生产侵权产品的工人;还被迫用5亿多美元买回了它1976年至1985年间卖出的1600多万台侵权相机。受此劫难,柯达公司及时修正了专利战略,大力开展专利挖掘和专利联营,成为OLED等全球著名专利联盟的领导者,向全球数以千计的企业收取专利许可费,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知耻后勇,用专利丛林战略、专利防御性公开战略开展专利攻防
有些公司,专利意识觉醒得很晚。但是,亡羊补牢,时犹未晚,企业抓紧部署专利丛林战略、专利防御性公开战略,也能变弱为强,赢得主动。例如,微软公司1993年之前总共有12项软件专利,专利防卫能力畸弱,长期以来专利挖掘、布局速度也很慢,公司遭遇了较大损失。例如,Stac电子公司曾用专利击败微软,获赔1.2亿美元。苹果公司曾用软件专利控告微软,获得1.5亿美元许可费,并强迫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在未来五年内继续支持Macintosh操作系统。个案中,微软公司还曾对DEC公司支付1.6亿美元专利许可费,对IBM支付3000万美元专利许可费,对Intertrust公司支付4.4亿美元许可费,对太阳微系统公司支付约20亿美元的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许可费和反垄断赔偿金。美国法院还曾判决微软公司支付Eolas公司5.21亿美元的网络浏览器软件专利侵权赔偿金。
在应对专利诉讼的过程中,微软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专利工作经验,全面实施专利丛林战略、专利防御性公开战略,把其全球软件专利数量扩充到数万篇,并在很多领域开展了专利对外收费活动。
五、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专利挽救公司的命运
有些公司在经营困难,濒临破产的时候,纷纷用专利讨伐上下游企业,最终用巨额的专利侵权赔偿金或者专利许可费拯救了公司的命运。因此,专利就像是“主人”的一种储备资源,不用的时候是“主人”花钱供养的几张小纸,在其落败的时候可以衍生出巨大财富,救“主人”于水火。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1991年至1993年期间获得2亿多美元专利许可费,这使公司起死回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濒临破产。为了改善财务状况,它迅速发起专利侵权诉讼,获得3.91亿美元赔偿;同期,它连续发起多个专利侵权诉讼,几年内获得40多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有些个案获得了巨大收益。例如,1999年5月开始,韩国现代集团向德州仪器公司屈服,签约支付该公司10多亿美元专利许可费。这些诉讼拯救了德州仪器公司的命运,使之从破产临界状态回到盈利丰厚的健康状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