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精神自由到生态和谐——读中野孝次《清贫思想》及所思

  总的看来,清贫思想就是尽量摒弃物欲,过一种简单的生活,给心灵活动让出空间,以获得精神的充实、纯净、自由,享受真正的幸福生活。现在社会是一种西方思想式的物质文明,人们往往不能满足于物欲,被广告刺激着、被欲望俘虏着,根本没有冷静思考的余地去选择真正的需要。物质丰富,但精神贫穷,生活烦躁不安,难寻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因此,作者认为,现代人应该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清贫思想,实现文化模式的回归和生活方式的重构。
  二、从清贫思想到环境保护
  中野先生所论述的清贫思想不断地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其代表人物西行爱花、良宽爱鸟、芭蕉欣赏着青草嫩叶等等。他们往往以自然物作为精神的寄托,被自然的伟大感动着,从中寻找精神自由的源泉。日本古代市井大众同样拥有对大自然的爱,日本的房屋是开放式的,家中狭小的庭院往往种植着许多灌木、草、盆景。对自然的喜爱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传统文化中受清贫思想影响着的日本人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崇敬。日本关东地区的农民有“杀物”一词,每当因故没有让作物完全成熟,中途就不得已地将之废弃时,就会说这是杀物。在他们心里,着实觉得眼前的农作物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人们毁坏它们就是在屠杀生命。 对于浪费,“战争之前,人们珍惜任何东西,认为善加利用是美德,浪费被看成是恶性,是罪过。” 平时哪怕是一粒米,一叶菜,如果不是物尽其用,被白白浪费掉,就是亵渎生命,就是对神佛不敬的行为,是罪过。
  年近古稀的中野先生回顾自己走过的不同年代,结合自己生活中所用所知所感,道出了自己的感悟:“现代文明就像晕眼药,使我们的目光从内省转移到尘世”。将自然赐与的一切视为天赐地善加利用,与西方将一切物品视为商品生产物无情消耗不同,后者才会产生“真浪费”。由西方式的思维形成的大生产、大消费习惯导致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反思,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西方国家开始主张厉行节约,回归自然的人生的态度。这一理念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宣传难以进入人们的基本价值理念,而在日本传统文化里,这根本就不需要大力宣传,就像高山流水、春暖花开一样自然。
  物质的高度发达没有带来真正的充实,反而带来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此时反思生活,探寻本质,应该明白这种节制欲望、回归自然、体味精神自由的清贫思想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思想根基。正如前面所述,有了这种思想根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是自然而然的。结合环境问题谈论“清贫思想”,无疑是从精神层面的精神自由出发,经过思想意识的转变更新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