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桃园三结义和投名状的一点趣味性法律联想

  在形式上进行了比较之后,我们再来看两者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内容上的条件部分都是一样的,都是说结为了兄弟,不同主要就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我们先看行为模式在内容上的不同。桃园三结义里面是这样的描述的:“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而投名状里面则是这样描述的:“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初初一看,我们很难看出两者的区别,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者的不同。在用语上,后者只是对一些很个人的死生、吉凶、福祸、患难进行了规定,二前者则不仅仅规定了个人的救困扶危,而且规定了国家、黎庶。从用语的不同我们也就看出两者意境的大不一样,后者只关注了兄弟个人的生活,只希望在兄弟个人奋斗中得到兄弟的支持,而前者则主要是上升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宏远目标。
  抢粮!抢钱!抢地盘!是投名状里面我们经常听到的话语。在“抢粮!抢钱!抢地盘!”的语境里,我们读出二哥赵二虎的理想,那就是让父老乡亲活下去,过上吃饱穿暖的太平日子。赵二虎在进入南京城私分军饷的时候,面对庞青云的反对他显得理由充分,得到的兄弟们的支持也是底气十足,他曾经定下的规矩就是破城之后“抢三天”。 三弟的理想同样单纯而低级,他从来没有想过其他宏远的事情,他心里只有对兄弟情谊的永恒坚持。而大哥庞青云呢,他的理想不同于二哥和三哥。他最初的理想也许是报复魁字营,也许还是让老百姓免受战争的磨难,早日过上太平的日子。不管他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在欲望侵蚀下,随着野心的不断膨胀,他的理想在逐渐扭曲,直到最后面目全非,最后就是超朝廷的官位迈进,要一步登天做大官。而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时候听到的是桃园三兄弟的“匡扶汉室”“重归正统” “剿除奸凶”“克复中原”的话语,他们的言行时刻与天下苍生联系在一起。
  和行为模式的不同相对应,两者在制裁(法律后果部分)也存在巨大的不同。投名状的后果是:“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而桃园三结义的后果是“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前者的制裁就是个人的杀戮,重复出现的字眼就是“必杀之”。而后者则“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天”“ 人”共戮。对三兄弟的制裁不仅仅依赖于人的制裁,还借助于天的力量,这是和他们树立的目标上升到了国家和黎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投名状的规则所确定的这种意境和桃园三结义的意境相差太远了,正是这种立意的相距甚远,也就造成了两者在对规则的背叛与信守话题上的巨大区别。意境的低浅使得人们对遵守兄弟规则带来的预期收益也看得低浅,意境的宏远使得人们对遵守规则带来的预期收益也看得宏远。规则的不同指引了人们行为的不同方向,规则意境的深远与否对人们行为指引的远近大不一样,人性的光芒在不同规则的指引下照耀得明暗不一。规则对人们行为的指引在这里显得隐含而又深刻。
  投名状三个人的理想与目标都最终都没有升华,没有超脱,停留在一个低浅的层次。这样一个低层次的目标和理想使得庞青云对预期的个人目的的实现看得太肯定,而对兄弟情谊可能带来的价值看得太轻。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他就认为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的,他很快就选择了放弃兄弟情谊。他认为自己做到了巡抚就是赵二虎已经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如果他们树立的目标再远大一点,如果他们的理想更加恢弘一点,那么他对遵守兄弟规则的预期收益就会看得更重一点,那么赵二虎的利用价值就会更长一点。就如同打完苏州赵二虎试图归去的时候,庞青云就苦苦哀求赵二虎留下,因为“打南京,我还需要你”,因为这时候的赵二虎对于庞青云来说还有利用价值,甚至在哀求不成的情况下,庞青云下跪求赵二虎留下。如果他们像刘备关羽张飞有一个“匡扶汉室”的梦想一样怀有一个改造拯救中华帝国的梦想,那么打完南京还要江苏,打完江苏还要打南方,打完南方还要打北京,那就会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那么庞青云还继续需要赵二虎,还有许多的恶仗需要赵二虎的勇敢与智谋。那么投名状的美好就会再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也许赵二虎的死就会迟延到清王朝的灭亡也就是新国家的建立。如果新的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远大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也许三兄弟的情谊就会像桃园三结义那样继续在梦境般的美好里延续,如果直到他们死去,梦想还没有实现,那么投名状的三兄弟也许就会成为另外一个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为我们千古传诵。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