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网络作为公共空间的不自足性——以“杨帆事件”为引子

网络作为公共空间的不自足性——以“杨帆事件”为引子


The Deficiency of Internet As Public Sphere ——Via “Yang Fan Incident”


田飞龙


【全文】
  这是一个“事件”的中国,在“和谐社会”的豪迈进程中,中国“事件”不断。这些“事件”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网络组织机制。
  我们需要先来看看网络组织公共讨论的一般机制。随着网络的普及,公共知识分子的言说空间也发生了明显的偏移——从传统等级化的学院和学术刊物走向开放、自由和平面化的“新公共空间”。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包装”成一个公共事件,并逐步以某些精英为代表形成根据该事件进行加工而获得的社会与道德辩题的正反方。有关平面媒体直接与网络挂钩,促进事件的公共化并进一步在公共化的事件讨论中塑造辩论方向。这基本上会是一个无法律的空间,因为一般不会出现一方将另一方完全辩倒的情形,即使偶然出现也不会导致某一方主要辩论人由于参与讨论而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笔者以为网络确实制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在这里有关公共议题可能有效率地获得组织和展开。此次杨帆事件即具有这样的特点。
  杨帆事件发生于今年1月4日晚,事件主角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因不满学生逃课及不尊重教师的行为而以“叫骂”的方式教育学生并与一试图离开教室的女生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媒体语)。1月5日,“沧海云帆”论坛发表相关事件信息。1月8日,该校另一名教授萧瀚发表文章,力倡一种自由主义的“师道尊严”并在遭遇网络指责时宣布辞职。1月12日刘晓波撰文批判杨帆,以“史”讽今,实质是为了彰显自由主义立场。1月17日《南方周末》人物版推出“大学教师萧瀚的师道尊严”一文,通过回顾萧瀚的个人历史与个性,以及一堆师友们的评论,力挺“权利版”师道尊严。通过事件之后约半个月之间普通公共论坛、个人博客、平面媒体的合作,“杨帆事件”被正式地公共化,其核心议题定位于“师道尊严”。网络空间基本形成了以杨帆为代表的“道德版”的师道尊严和以萧瀚为代表的“权利版”的师道尊严。其间还穿插不同形式的学生参与,新浪网还组织了公共投票,据说结果是:支持杨帆教授的占了53%。
  但是,笔者质疑网络运作公共讨论的自足性和有效性。
  大众参与表象下的精英参与
  网络确实可以创造大众参与的丰富机会。如通过普通公共论坛,“杨帆事件”首先在“沧海云帆”发布,并有不少学生参与表达意见——由于论坛的学生背景,自然会体现出一定的倾向性。新浪网组织的网络投票也创造了公众参与的机会。这样,通过网络运作公共讨论,似乎同时体现了自由和民主。但是,我们发现由于网络受到平面媒体的直接影响,网络一般性的自由讨论很快被平面媒体进行整理、过滤,形成关于师道尊严的“道德版”与“权利版”。在网络运作初期,本与该事件不相关的萧瀚即“强势”介入,宣称“但是我和他(指杨帆)有不共戴天的公仇,就是来自教师伦理之仇”,指责杨帆之“道德版”的师道尊严不将学生作为自由平等的主体看待,不通过个体人格及学术魅力吸引学生却依赖体制对学生进行压制。很快,自由主义背景的刘晓波撰文指出,“杨帆事件”是知识分子道德滑坡的表现。1月17日《南方周末》人物专版里提及的基本上都是非网络空间里的“精英”。因此,关于“师道尊严”这个其实非常严肃的议题,公众参与仅限于初期的媒体“炒作”技术(如事件初期的大众评论、网络投票等),很快被转换为精英参与。由此,网络所营造的自由和民主的大众氛围,实际上只是作为媒体“炒作”的“群众演员”,在“杨帆事件”公共化之后,他们实际上重新沉默。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