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儒家宪政主义之我见

儒家宪政主义之我见


杜钢建


【全文】
  一、中国古代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从不成文宪法角度看,中国古代已有较强的宪法意识。古人提出的一些宪法观念可以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宪政所能够利用的重要资源。古人提出的“宪”,“宪法”,“宪章”,“宪纲”,“宪令”,“宪则”,“宪度”,“宪禁”,“宪典”,“宪理”,“常宪”,“成宪”,“遗宪”, “执宪”,“行宪”,“枉宪”,“违宪”,“司宪”等概念,在今天的宪政理论和制度中还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这些概念实际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宪政理论范畴和制度原则。它们还有待于今人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拓展。其中有些概念例如“司宪”和“宪度”等如果经过认真研究和深入拓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宪政理论研究现状的突破和宪政制度的完善。
  古人提出的宪法概念涵盖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统邦国:宪法与国家的关系。古人将宪法视为安邦治国的根本大法。建国治邦必须“稽古宪章,大厘制度”。“明宪直法”实立国安邦之首要措施。“明宪法”被古人视为建立国家合法性的基础工作。宪法既明,“顺其宪则”,“故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矣。”
  宪法是国家合法性的基本标志,所谓“先王之国所以出国家布施百姓者宪也。”
  宪法之所以被古人视为大法大制,在于它能实现国家的“一体之治”,所谓“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也。”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