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

《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


常凯


【全文】
  华为事件引起舆论如此广泛的关注,这恐怕是华为当初所未料到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整个社会对华为事件如此关注?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我不想评价华为的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而更关注华为的举措在中国劳动法实施过程中的意义,这其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是中国劳资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策略。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压力的来源无非是两点:一是企业以后的用工成本要增加,二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受到限制,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这两点变化对企业究竟有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如何来构建企业发展的劳动关系战略和雇主策略?对此,我们来做些探讨。
  一、关于企业的用工成本
  首先来看企业用工成本问题。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低成本战略。低成本不仅是企业选择的一个竞争手段,而且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基本手段。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没有更多的资金,没有更高的技术,没有更严格的管理,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所以采用低成本战略,在一定时期是不得已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在一定时期也是有成效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就业。但是,低成本能不能作为国家和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这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现实的问题是,低成本战略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严重忽略了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劳动者并没有分享到多少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到现在只有13%左右。GDP一直往前发展,从走势上看工资总额占的比例是在下降的。以深圳为例,是谁把这个城市造起来的?当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都做出了贡献,而没有几百万农民工的劳动,能有今天的深圳吗?但几百万农民工的状况怎么样?提起这点恐怕令人心酸。2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增加,而且,欠薪问题还不断发生,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工伤与职业病方面,工人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种状况如果劳动者能接受,我们仍然可以按原来的思路去做,问题是劳动者已经不能接受。结果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工,一方面是工人提出抗议。近几年,劳动争议和劳资冲突不断攀升,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影响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而想让我们的企业更有效更持续地发展。我们不能让经济发展的同时,让社会问题更加严重。并且,对于企业而言,是不是成本越低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企业发展需要的是一种适度成本。因为要看成本投入有多少,还要看经济效益的产出有多少。过低成本的直接后果即为劳资关系双方的相互不信任,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我国现在的劳资关系状况并不理想,因而我们提出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我们不希望员工一提到老板就形容是“无良老板”,不希望老板一提到员工就说是“刁民”。有个老板曾对我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造就一批‘刁民’,他们会拿着《劳动合同法》给我找麻烦。”不管用词是否恰当,他看到了一个问题,即《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工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将比之前更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